整洁的砖头铺成的小路通到家门口,光纤网络覆盖全村,文化广场传来欢声笑语……这是山东大学
“青耘乡村”实践调研团在
德州陵县神头镇齐屯看到的生动景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正经历着令人惊喜的“蝶变”。
在基础设施方面,齐屯进行了全面升级,特别是
在交通、饮水、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铺设的柏油路彻底解决了村子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境;新建的净化水站让每家每户都喝上了放心水;光纤宽带入户,数字赋能让村民在家就能做电商、接远程订单……
齐屯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乡村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走在街道上,实践调研团成员发现垃圾分类点规范整洁,昔日垃圾乱堆现象不复存在;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民自发认领“美丽庭院”责任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宣传栏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格外醒目。
有效的文化惠民不是简单的内容输送,而是通过空间再造、活动创新和机制保障,激发乡村文化生动活力,最终实现“文化滋养-素质提升-治理优化”的良性循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革,正是乡村振兴中最持久的力量。
在乡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每晚都有广场舞、露天电影等文化活动,健身器材区也成为孩子们课后最爱去的地方。村委组织还会定期举办技能培训课,帮助村民认识高科技、掌握新本领。
齐屯的“蝶变”之路让我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由一条条平整的道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组成的生动实践。站在村口“倡导文明新风”的宣传牌前,我们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当基础设施改善与文化滋养同步推进,乡村才能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