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践履助乡村!南京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小组自主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7     阅读
    来源:南工程学子
夏日的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许呈村,草木葱茏、活力涌动。近日,南京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12 名学子自发组建 “路通乡村” 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带着专业所学与服务热情,深入许呈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自主实践活动。小组紧扣乡村发展需求,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特色,通过参与农事劳作、挖掘文化资源、关爱老年群体、助力农产品销售、优化人居环境、传承民俗文化等行动,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展现了交通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田间协作种玉米,农事实践悟艰辛​
“翻土时要注意避开地下管线,咱们交通人做事就得讲究精准!” 在许呈村玉米种植基地,实践小组组长、交通工程学院大三学长一边示范,一边向组员强调。小组提前与村民沟通,了解种植需求后,分成 3 个小队投入玉米幼苗种植工作:第一队负责根据地形规划种植行距,确保田间通道顺畅;第二队专注幼苗栽种,保证种植深度均匀;第三队负责灌溉,同时观察土壤排水情况。​
尽管烈日炙烤,组员们却干劲十足。“以前在课堂上学的是道路规划、管线布局,今天在田间规划种植行距,算是把专业思维用到了农事里!” 组员李萌擦着汗说道。经过一天劳作,小组共协助村民完成 1.5 亩玉米田种植,并根据交通流线设计理念,为田间临时通道预留了合理空间,方便后续农事作业。村民刘大伯点赞:“这些大学生不仅肯出力,还帮我们规划了田间小路,太实用了!”​
古迹探访融专业,文化传承赋新能​
许呈村的古牌坊、抗日碉堡等古迹,是当地珍贵的文化财富。实践小组提前查阅村庄历史资料,自主联系村史馆工作人员,开展 “古迹保护与交通可达性” 主题探访活动。组员们手持测量工具,记录古迹周边道路宽度、人流量等数据,分析现有交通路线对古迹参观的影响。​
在古牌坊前,小组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知识,提出 “增设古迹指引标识、优化周边步行道” 的建议;针对抗日碉堡所在区域道路狭窄的问题,绘制简易交通疏导示意图。同时,组员们用相机记录古迹风貌,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许呈村古迹探访手册》,手册中特别标注了从村口到各古迹的最佳步行路线和交通注意事项。“没想到看古迹还能学到交通知识,这些孩子的想法真专业!” 村民王阿姨翻阅手册时感慨道。​
养老院里献爱心,专业服务暖夕阳​
“爷爷奶奶,我们来帮您检查家里的电路安全,还教您用手机打车!” 实践小组带着血压仪、电路检测工具和自制的《老年出行安全手册》,来到横溪街道养老院。组员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帮老人测量血压、修剪指甲,陪老人聊天解闷;另一部分人发挥专业特长,检查养老院房间电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更换损坏的插座;还有组员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网约车软件,讲解老年人出行注意事项。​
“以前出门只能等家人来接,现在学会用手机打车,想去镇上买东西方便多了!”82 岁的张爷爷兴奋地说。小组还根据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在养老院周边实地考察,标注出适合老年人行走的无障碍通道和安全过马路的点位,整理成《养老院周边出行安全指南》交给院长。“这些孩子不仅有爱心,还能用专业知识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太感谢了!” 养老院院长李女士说道。​
助农销售连交通,产销对接提效率​
“家人们,许呈村的生态玉米从田间到您家,我们帮您规划了最优物流路线,新鲜直达!” 在许呈村集市旁,实践小组的 “助农直播间” 热闹开播。组员们不仅推荐农产品,还结合交通物流知识,向网友介绍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措施和路线规划,让消费者更放心。​
线下,小组在集市设置展销摊位,同时根据村里道路情况,为村民设计了 “农产品运输便民路线”,标注出从农户家到集市的最短路径和避开拥堵点的路线。针对部分村民担心农产品运输损耗的问题,组员们还整理了《农产品短途运输技巧手册》,分享货物固定、防晒防潮等实用方法。活动期间,小组共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价值 6000 余元,还协助 3 户村民联系到当地物流点,降低了运输成本。“这些大学生帮我们解决了卖货和运货的难题,太贴心了!” 村民陈大叔笑着说。​
环境整治优交通,乡村颜值再提升​
“清理道路杂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消除交通隐患!” 实践小组发起 “清洁道路・安全出行” 环境整治活动,组员们携带扫帚、铁锹、垃圾袋等工具,对许呈村主干道、村口路段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路边堆积的杂物和影响通行的杂草。​
在清扫过程中,组员们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对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进行疏通,防止雨水淤积影响通行;针对部分路段缺少交通警示标识的问题,用环保颜料绘制简易警示标线。同时,小组向村民发放《乡村道路安全出行倡议书》,宣传道路整洁对出行安全的重要性。经过半天努力,村里主干道变得干净通畅,还新增了 5 处简易交通警示标识。“道路干净了,走路、骑车都安全多了,谢谢这些大学生!” 村民李奶奶说道。​
端午包粽话交通,民俗活动添趣味​
端午节当天,实践小组与许呈村村民一起举办 “粽香情浓・畅聊出行” 主题活动。组员们提前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向村里的手艺人学习包粽子技巧。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起村里的交通变化。​
“以前村里路不好走,买粽子材料要跑很远,现在路修好了,出门方便多了!” 村民王阿姨说道。组员们趁机向村民介绍交通工程专业在乡村道路建设中的作用,分享未来乡村交通发展的趋势。煮好粽子后,小组还将粽子送到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同时再次检查老人家门口的道路是否存在出行障碍。“吃着粽子,听着孩子们讲交通知识,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村民张爷爷开心地说。​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路通乡村” 小组全程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既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实际帮助,也让组员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小组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乡村交通发展,用所学知识为建设更美好的乡村贡献力量。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