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遇见非遗,实践探秘昆韵——浙财学子沉浸式体验昆曲文化

发布时间:2025-06-26     阅读
  (通讯员:郭汀沼 金言 于康磊 叶琦文)6月24日,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寻韵昆曲,以戏育人”实践团队走进昆曲发源地昆山。在青石板路蜿蜒、粉墙黛瓦倒映的江南烟雨中,开启一场沉浸式非遗文化深度体验。团队成员郭汀沼化身“昆曲向导”,带领队员们从博物馆的文物肌理、古戏台的时空回响中,感受“百戏之祖”的悠远历史与永恒魅力。
  
  第一站:千灯古镇的基因溯源——探访顾坚纪念馆与古戏台
  
  图8:千灯古镇合照
  
  千灯古镇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的摇篮。元末明初,顾坚在此地钻研音律,改良南曲,孕育出“昆山腔”,为昆曲的形成奠定根基。实践团队踏入顾坚纪念馆,馆内古朴的气息弥漫,泛黄的曲谱整齐陈列,密密麻麻的工尺符号仿佛仍在跳动,诉说着顾坚对南曲改良时的专注与执着。随着成员郭汀沼讲述顾坚如何将民间小调升华为优雅婉转的唱腔体系,成员们沉浸其中,真切触摸到昆曲六百余年历史长河的深厚底蕴。​
  
  图9:顾坚纪念馆参观照片
  
  离开纪念馆,实践团队来到雕梁画栋的古戏台前。飞檐翘角下,矗立的梁柱记录着无数场精彩演出的辉煌过往。队员们静静伫立台下,闭上眼睛,在想象中构建丝竹悠扬、水袖蹁跹的演出场景:杜丽娘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从雕花木窗溢出,台下茶盏轻叩的节奏与板鼓节拍暗合,一幅活态的昆曲生活图景在时空褶皱中清晰起来。
  
  图10:百戏台体验
  
  第二站:百戏博物馆——探寻昆曲文化内涵
  
  图1:百戏博物馆合照
  
  团队首先步入“戏韵千秋”通史展厅。从汉代“百戏”的综合性艺术起源,到宋金勾栏瓦舍中的杂剧、院本与诸宫调,再到元明时期南戏北杂剧的交融与昆曲的鼎盛,一部生动的戏曲发展史画卷徐徐展开。队员们驻足于《十五贯》改编史料前,细品“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传奇 ——这部1956年改编的经典剧目,以现代视角激活传统叙事,印证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在服饰文化展区,成员郭汀沼还为大家详解了戏曲衣箱制度的“隐形规则”:大衣箱收纳蟒袍官服,二衣箱存放靠甲战裙,三衣箱专储彩鞋靴履,甚至头冠的紧缚方式、鬓花的点缀位置,都暗藏着舞台程式的严谨逻辑。
  
  图2:百戏博物馆“戏韵千秋”通史展厅
  
  互动体验厅则成为“活态课堂”。团队成员们在“手势体验打卡区”对照屏幕模仿昆曲优雅的手位与身段;在工尺谱互动点,郭汀沼介绍了中国古代乐谱的智慧,于工尺谱互动屏前解析了玉柱谱、蓑衣谱中的板眼密码;队员们更在“脸谱绘制DIY”中,亲手描绘五彩脸谱,在笔触间理解不同色彩与纹样背后的角色哲学。
  
  图3:百戏博物馆互动体验厅
  
  第三站:昆曲文化中心——感悟昆曲的百年底蕴
  
  图4:昆曲文化中心合照
  
  昆曲文化中心的二楼“昆曲历史长河”展厅中,古老的昆曲文献于珍贵的工尺谱手抄本,无声诉说着昆曲六百年的传承。成员郭汀沼以“临川”“苏州”“吴江”“昆山”四大流派为脉络,生动解析了昆曲艺术的地域风格与历程演变。借助数字化手段,队员们“云欣赏”《牡丹亭》中华美绝伦的戏服与盔头髯口——点翠头面闪耀着闺秀的典雅,四喜髯则勾勒出角色的诙谐性格,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角色灵魂。经典剧目《牡丹亭》的还原视频,更让婉转水磨腔与细腻身段穿越时空,让队员们读懂“情至”美学如何穿越时空。
  
  图5:昆曲文化中心二楼展厅照片
  
  再登上三楼,昆曲的立体画卷进一步展开。精妙的脸谱艺术、古朴的文房用具与香炉酒具,再现了昆曲创作与品鉴的文人雅趣。“八大昆剧院”展区清晰勾勒出昆曲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及其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图6:昆曲文化中心三楼展厅照片
  
  昆曲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遗产,实践团队在顾坚先生雕塑前合影时感慨,“当我们在‘云欣赏’中触碰华服纹样,在流派故事里听懂唱腔情感,才真正体会到创新不是割裂传统,而是让古老脉搏在当代语境中跳动。
  
  图7:顾坚先生雕像合影
  
  晚上回到酒店,团队成员依然沉浸于昆曲的魅力之中。团队成员租借到昆曲戏服,亲身体验昆曲表演。在成员郭汀沼指导下,队员们穿戴华服刺绣,学习甩动飘逸水袖,感受服饰承载的角色灵魂与舞台动态。当队员们模仿含蓄的“兰花指”身段和眼神流转,练习台步与水袖技巧,才惊觉舞台上看似轻盈的转身,背后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严苛训练。
  
  图11:实践成员体验学习昆曲文化
  
  当指尖触碰到戏服刺绣的纹路,才懂得顾坚‘审音辨律’的匠心,原来藏在一针一线、一板一眼的坚持里。这场从博物馆到古戏台的沉浸式探索,让青年学子们明白:非遗传承不是将文化锁进玻璃展柜,而是让青春与古老声腔共振,做让昆曲“活”在当下的传唱人。
作者:郭汀沼 金言 于康磊 叶琦文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寻韵昆曲,以戏育人”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
  • 青春遇见非遗,实践探秘昆韵——浙财学子沉浸式体验昆曲文化
  • 2025年南昌医学院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浙财学子访苏州戏曲博物馆解码百年传承——青春力量与昆曲雅韵的对话
  • 以青春之名,行敬老之事——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养老院志愿行
  • 寻能源环境新出路,创清洁美丽新世界
  • 寻能源环境新出路,创清洁美丽新世界
  • 为调研能源结构调整对大连地区环境的影响,“书写节能减排篇章,描绘绿色发展蓝图”实践队集合能动、电信两个学院八名队员开展了实践团
  • 实践报告 2025-06-16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先锋·滨城循迹”自主实践团——追寻海洋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