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定远县调研感悟:乡土中国的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此次赴定远县的调研,让本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这片土地上的变化,既有传统农业县的转型阵痛,更涌动着创新求变的蓬勃活力,带给本团队成员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收获,更有对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深度思考。
  
  在吴圩镇的高标准农田里,本团队成员看到"小田变大田"改革如何让零散的土地焕发新生。老农人操作无人机的画面,彻底颠覆了本团队成员对传统农耕的想象。这让我们明白:乡村振兴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而是要用现代科技激活土地的潜力。当年轻的农业经理人谈起智慧农业系统时,其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新农人与新时代的共振。
  
  走访"定远猪"养殖基地时,本团队成员注意到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300多户散养农户纳入产业链。一位大娘展示手机上的订单数据时说:"现在养猪不怕卖不掉,价格还比市场高两成。"这印证了本团队成员的一个发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建立让农民真正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观寺村非遗工坊,本团队成员目睹老匠人用传统技艺编织现代工艺品,月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村支书说:"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手艺成了‘铁饭碗’。"这种文化赋能的发展路径启示本团队成员:乡村的竞争力不仅在于经济指标,更在于其对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
  
  调研中也发现痛点:部分村庄面临人才断层,电商配套不足制约农产品上行。但本团队成员在蒋集镇看到的青年返乡创业联盟,用短视频带货年销土特产超千万元,证明破解困境需要更多这样的"新农人"破局。
  
  定远之行,让本团队成员触摸到乡村振兴的脉搏——它既需要政策引领和科技支撑,更需要激发农民自身的内生动力。当传统与现代在这片土地上有机融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本,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活的注脚。作为青年学子,这次调研激励本团队成员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样的变革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李桐、戴亮    来源:李桐、戴亮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
  • 定远县调研感悟:乡土中国的振兴之路
  • 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深入石城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百千万工程”惠民生 中医药义诊暖南朗
  • 湖北民族大学:探寻基层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挺不厝·毅启文兴”实践队:非遗访谈赋能讲堂 青年实践焕活乡韵
  •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