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苏大学子走进途舰自动化 产线实践探寻职业航向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王森 胡宇恩
  (通讯员:王森 胡宇恩)2025年7月7日至18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未来领航”实践团一行15人,深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99号的途舰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沉浸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战略,探索课堂理论知识与现代工业实践结合的新路径,助力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走进途舰自动化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流畅运转的嗡鸣声与精密设备运行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代制造业的独特乐章。对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未来领航”实践团的成员们而言,这里不仅是一个顶尖的自动化技术企业,更是一所为期两周的“实践大学”。他们将书本知识置于真实的生产线上进行验证与深化,同时也在机器的轰鸣中探寻着个人未来的职业坐标。
  
  沉浸核心部门,理论照进现实
  
  实践伊始,在公司技术总监的引领下,团队成员首先聚焦于企业的两大技术核心: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部和嵌入式系统研发部。在PLC部门,成员们不再是课堂上对着电路图想象,而是亲眼目睹了先进PLC如何从控制单台设备的精准启停,到协调一条完整装配线的数百个动作单元。一位现场工程师正熟练地在编程软件上调试逻辑,解决传感器信号干扰导致的分拣错误问题。一位机械工程专业的大三队员抓住空隙请教应对多传感器协同场景的优化策略,工程师详细解释了应用状态机和互锁逻辑的设计思路,让抽象的控制理论瞬间变得具体可感。观察后,有队员感慨:“原来书本上的‘顺序控制’、‘联锁保护’在这里是保证生产线安全高效的生命线。”
  
  图1:图为实践团成员在PLC区域近距离学习技术应用。王森 供图
  
  移步至嵌入式系统研发办公室,桌面上的开发板、传感器模块和调试仪器让成员们眼前一亮。研发主管正带领团队调试一款用于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导航控制板。一位智能制造专业的队员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充满好奇。研发主管分享了他们在资源受限环境下进行内存优化和任务调度的经验:“嵌入式开发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用有限的硬件资源,稳定可靠地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这要求对硬件特性和软件架构有深刻理解。”通过近距离接触研发流程和深入的技术交流,成员们对嵌入式系统从实验室原型到工业级产品的转化过程有了直观认识。队员表示:“看到自己选修课上学的东西真的被用在这么酷的机器人上,方向感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融入生产链条,体验一线匠心
  
  实践的第二周,成员们被分配到不同项目组,深度融入实际的生产链条。他们有幸全程跟踪了途舰公司一款新型工业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从初期的市场调研报告分析,参与概念设计头脑风暴,到在测试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原型机的基本功能验证(如关节运动精度测试、负载响应曲线绘制),再到小批量试产时的产线跟岗,学习如何进行来料检验、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最终的功能测试。负责记录测试数据的队员感叹:“每一份测试报告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重复和严谨的对比,差之毫厘可能让整个系统失灵。”
  
  最令成员们印象深刻的,是亲身参与产品包装环节。在整洁的包装线上,队员们化身“临时工”,学习如何规范地折叠内衬、放置配件、粘贴包含产品型号、序列号和安全认证标识的标签。图2记录了两名团队成员专注协作的场景:一位队员小心翼翼地调整核心控制器在泡沫槽中的位置,另一位则一丝不苟地核对标签信息并粘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流程。事后有队员分享道:“标签的位置和角度都有严格要求,贴歪了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可能遮盖重要的警示信息。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生产一线的严谨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工程师设计时的每一处考量,最终都落在我们手上变成具体的操作规范。”
  
   
  图2:图为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产品包装过程。王森 供图
  
  淬炼专业技能,明晰职业航向
  
  当两周的实践接近尾声,成员们在总结会上分享最多的并非单纯的“学到了什么技术”,而是这次经历带来的综合能力跃升和认知上的深刻转变。
  
  在专业技能方面,课堂知识得到了实战检验与深化。一位队员将课堂的传动控制理论应用于理解伺服驱动器的实际调试过程,解决了一个书本上未曾详述的参数设置问题。另一位队员则在嵌入式开发组参与了一个小型数据采集模块的代码调试,强化了对任务间通信的理解。“解决一个实际bug带来的成就感,远超做完十道习题。”该队员说。
  
   
  图3:图为团队成员独自完成简单的工作。王森 供图
  
  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研发、工艺、测试、生产管理、技术支持等多个岗位,成员们得以深入观察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路径。一位机械工程专业的队员在与资深硬件设计工程师交流后,对电子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确定了后续选修相关课程和参与设计竞赛的计划。另一位队员则发现自己在测试流程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展现出了兴趣和潜力。有队员表示:“以前觉得机电专业毕业就是进厂当‘技术员’,现在看到技术路线如此多元,有深耕研发的专家,有负责产线优化的工程师,也有面向客户的技术支持,职业规划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途舰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对实践团的表现给予了积极评价:“苏大的同学们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实践中快速学习、主动思考、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深度的产教融合,为企业发现和储备优秀人才提供了宝贵渠道。”
 图4:图为团队合影。王森供图
  此次沉浸式实践,像一台精密的校准仪,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调整了认知坐标。它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淬炼场,更是一扇洞察行业前沿、明确自身潜能的窗口。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更坚定的目标,踏上新学期的学习征程,相信这段在生产线上的“求学”经历,将为他们未来驶向广阔的职业海洋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