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成果在“天赋粮仓”建设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显著成效,这个暑假,一支由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组成的调研队伍——“‘信’火相传志愿服务团”奔赴全国各地乡村田间,开展了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热土,以问卷收集民声,旨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本次调研背景宏大,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置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一系列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正深刻重塑着传统农业的面貌。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科学分析,系统评估这些变革为“天赋粮仓”的稳固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带来的切实影响,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与科研方向提供来自生产一线和数据末梢的参考依据。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克服酷暑与交通不便等困难,深入基层,走入农户。他们不仅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与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技术推广员等进行面对面交流,更通过实地观察,亲眼见证了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物联网监测等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场景。从东北的黑土地到江南的鱼米之乡,从中原的粮仓到西部的特色农业基地,都留下了同学们求知、求实的身影。
“过去觉得农业现代化只是一个概念,但当我看到一位大叔用手机APP就能精准控制整个大棚的温湿度时,我真的被震撼了。”调研队员感慨道,“我们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在现实中找到了生动而具体的答案。”
调研不仅是信息的收集,更是思想的洗礼。同学们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听到了粮食连年丰收的喜悦,也记录了他们在技术采纳、市场对接等方面遇到的现实困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高效便捷,也深刻理解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深意。这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手资料,将成为一份凝结着青年视角与民生温度的宝贵研究报告。
此次调研活动是我校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课堂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书写了一份独特的暑期青春答卷,也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增添了亮丽的青春色彩。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 禹虹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