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助力慢性病预防管理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慢性管家”暑期社会实践队
本网讯(通讯员 李娇)
为了积极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拓宽慢性病治疗方案,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意识。7月2日至7月14日,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慢性管家”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助力慢性病预防管理”为主题,在艳湖社区,人民广场,富康社区等地展开暑期“三下乡”实践。实践队成员通过开展健康义诊,问卷调研,健康宣讲以及慰问老人等活动深入社区,了解当地居民的慢性病情况,并帮助老年人群体设计健康管理方案。
义诊入社区,暖心护健康
要想控制慢性病发展速度,社区是重中之重。为了了解社区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方便对症治疗,实践队来到了茅箭区富康社区,进行健康义诊。经过事先沟通,实践队从当地社区医院借得桌椅。之后实践队成员分为两组,一组四处宣传义诊地点,另一组则置办场地,等待老人到来。成员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仪进行测量,首先将袖带绑在肘关节上1厘米,在安放好听诊器后,开始听诊。如果是高血压,成员会询问老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频率,以及日常情绪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在发现其中的健康隐患后,对老人提出科学建议,比如清淡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天保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长等。团队成员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老人制定及健康管理方案,帮助老人认识自身身体状况。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老人进行义诊。通讯员 林亮 摄
笔下蕴关切,字字皆用心
为了获取最直接真实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方面的数据,团队采取问卷问答的方式展开活动。团队成员在人民广场进行为期三小时的问卷调查,被访者主要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团队成员首先向老人说明来意,在争得老人同意后选择书写或口头表述的方式完成问卷。问卷分为四个维度,涉及基本生活状态,慢性病情况,健康日常行为,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健康管理意识等方面,同时图文结合,增添趣味性。实践队成员在调查老人基本情况后着重询问其慢性病管理方案,相关病史及预后成效,囊括范围包含高血压,糖尿病,结石,骨质疏松等疾病,分为肾脏,肠胃,心肺,骨质几大类。活动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会分析老年人的特点,形成基本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科学的提出相关建议。比如预后不好可能由没有科学指导,日常习惯不健康,情绪不良等原因引起。问卷最后重点考察老人的认知和记忆能力,通过图片,数字计算和重复语言等形式来判断老人是否有脑部疾病或认真功能障碍。在完成调查问卷后,实践队成员会郑重的向参与问答的老人表达感谢,并赠送口罩或纸巾。
图为实践队成员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关意见。通讯员 林亮 摄
宣讲似春风,携情护老人
由于条件所限,老年人一代受教育水平较低,不能做到科学健康管理。因此实践队特意来到了艳湖社区疗养院,为周边的居民进行健康宣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实践队分为宣讲团和慰问团,分别负责健康宣讲和慰问老人。宣讲主要从慢性病分类,为什么会得慢性病,如何预防慢性病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入手,特别强调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误区,比如锻炼应符合自身状况,不同人的适应力不同,运动时间和量不应过大;日常饮食应清淡,但不是完全不碰荤油等等。慰问团主要负责分发扇子,和老人聊天,把老人推去晒太阳。分发完扇子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和老人一起在扇子上作画,帮助老人们完成创作。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老人科普健康知识。通讯员 林亮 摄
在活动临近尾声之际,实践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专访。深入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询问治疗方案,并针对近期体检数据提出改善意见,为其设计独特的健康管理方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地居民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康养产业,结合优良环境,维持身体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社区医生这一资源,了解基本医疗知识,遵从医嘱,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社区居民可以积极参加宣讲活动,定时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保障身体健康,延长生存年。

图为实践队老师和成员到老人家中进行专访。通讯员 林亮 摄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自己收获满满。不仅对当前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治疗措施有了大致了解,还认识到大多数老年人缺乏专业指导,不会利用现有资源等痛点。在之后的实践中,成员们将会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老年群体,助力慢性病预防。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学习传统文化,争做时代新人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前往陕西省107个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放飞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 十堰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预防慢性病,助力健康中
  • 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助力慢性病预防管理
  • 厦门大学“全力以富,杨梅吐气”暑期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