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行节约之风,保健康之粮

作者:赵慧桢 来源:直接来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1月28日,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粮食安全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前往德州市德城区开展社会调研。
按需购买,节约粮食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于食品的购买需求。现在人们更加注重高效、便捷的生活体验,按需购买食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队员通过采访社区居民得知,随着现代社区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交通愈加便利,同时由于早市的食材水果等比较新鲜,故大部分社区居民会选择一次性仅购买一天之内需要的食品,并且一般不会有剩余。并且实践队员在采访时大部分社区居民表示即使是遇到早市或者是超市打折的情况也不会购买过多的食品,还是会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但是也有小部分居民表示,会偶尔更多的食品来待客,但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按需购买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居民会选择的购买方式,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不会因为打折而大量囤货。
合理搭配,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是有利于维持健康并有效预防疾病的一种饮食。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从追求吃饱逐渐过渡到吃好,吃得健康。健康饮食不仅能够使人们的身心愉悦,更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素,保持身体的健康。追求健康饮食首先要追求食材的新鲜,保证食材源头的健康。通过社会实践队的走访调查,部分居民不会购买打折的食品,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较高,注重食材的新鲜度以及营养结构的搭配。还有一部分居民反映不会刻意购买更多的食品,因为社区的商业服务体系完善,购买食品方便,为了追求食材的新鲜和身体的健康,并不会大量囤货。并且通过总体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趋向于购买打折低价促销的新鲜蔬菜,年轻人却不会,这侧面反映出消费观念随着社会进步的改变。关于用餐习惯方面,年轻居民表示一般不会吃早饭,三餐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并且酷爱奶茶蛋糕等高糖食品饮品,喜欢油炸类等高油食品,这反映出年轻人并没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保证身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并且大量高油高糖食品的摄入会对身体产生巨大伤害。由此可见,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部分居民已经形成健康饮食的意识,但是仍有部分年轻人没有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
科学饮食,慎乃俭德
    将节约粮食与健康饮食相结合才是当代社会大部分居民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居民会把剩菜剩饭进行保鲜处理后放入冰箱保存,但是也有少部分年轻居民表示不会留存剩菜剩饭,担心其对家人健康有害。并且在外出吃饭时,会按照人口的多少进行点餐,就算有剩余也会打包带走。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节约粮食类的标语随处可见,但是食品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尤其在学生中非常严重,由于学生无法将剩饭剩菜打包继续保存,所以餐厅中浪费现象尤为严重,根据此现象,学校的餐厅中也标识按需购买按需打饭,可提供半份等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饭餐,减少餐食的浪费。通过节约食品与健康饮食的结合实践,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各界对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人们应该树立便捷、绿色、健康的饮食观念,积极践行节约粮食的行动。同时要从饮食结构入手,合理分配不同种类食材的比例,以饮食健康指导原则为依托,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只有将节约与健康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保证居民的生活健康,才能实现科学饮食,节约粮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社区居民的食品浪费与健康饮食状况,并且会继续探究社会的食品浪费情况,同社会各界将节约粮食科学饮食观念大力宣传,使得节约精神深入人心。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食品之来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05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泉师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人物,传承红色精神
  • 行节约之风,保健康之粮
  • 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粮食安全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前往德州市德城区开展社会调研。
  • 社会实践活动 02-05
  • 缅怀先辈,英魂永存 ——泉州师范学院学子赴泉州烈士陵园开展“三个一
  •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进社区,环保莫停留
  • 湖经学子探神农:调查林区茶叶现状,研究行业创新之路
  • 明门方向,引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