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守护“成功”历史,传承“成功”精神——专访郑成功纪念馆馆长李维维

作者:陈佳雯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泉州师范学院“探访先辈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团来到南安市石井镇郑成功纪念馆,对馆长李维维女士进行采访,共同守护“成功”历史,传承“成功”精神。
  • 探访成功纪念馆,感悟成功之魅力
走进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达2.5米的郑成功半身塑像,面朝着大海、注视着远方。郑成功是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被台湾民众尊崇的“开台圣王”。李馆长在郑成功纪念馆已经工作接近九年的时间了,她告诉我们,在寒暑假期间,会有许多学生来这里进行社会实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其他时间段,参观者一般为游客、散客居多。此外,该馆还与晋江研学基地和南安研学基地有长期签约合作,在他们平时上课的时间每周会来两三回。
“我们一个是依托郑成功光辉的收复台湾的爱国史记,再加上我们讲解员小姐姐优秀的讲解,然后大家来身临其境的体会他当年抗清还有收复台湾,再重新走一回他的爱国路”。这是李馆长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前来郑成功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原因。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和爱国御辱、忠贞爱民、开拓创新、坚忍不拔的“成功”精神影响广泛,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了。
图为实践队成员陈佳雯与李维维馆长合影
  • 守护好历史文化,发扬其成功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郑成功纪念馆作为全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其运载着郑成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我们向李馆长提出郑成功纪念馆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的问题时,李馆长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常常戏称,自己是他在石井的‘人间的经办人’,很多人说,来石井就必来我们纪念馆。通过我们的团队的一个讲解,让大家深刻的来认识郑成功。学习他的爱国情怀,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个职责所在。”该馆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宣教活动,来宣扬郑成功的光辉事迹和爱国品质。为了让“成功历史”绵延赓续,“成功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担负起新的历史文化使命,要让成功精神光大弘扬,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爱国精神恒久赓续。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李维维馆长进行采访
  • 加强馆校间合作,发挥师范生优势
作为一个大学生群体,知道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更利于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李馆长认为,这会是馆校之间,将来互动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机制,例如,利用寒暑假期间,邀请周边几个优秀大学生有时间到纪念馆做义工、参与到讲解中。李馆长指出,在2024年,郑成功纪念馆将有一个800万的改造项目,在不久后该馆会得到一个很大提升,同时表达了,在纪念馆提升后可以邀请更多的优秀的大学生来给小朋友上课的想法,将该馆作为我们一个小型的演练的场所。
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一遍遍的强化爱国情怀,还可以利用自身作为师范生的优势,向小朋友们去传递郑成功自信自立自强的爱国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双赢的思路,也是未来要加强探索的方向。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纪念馆门口合影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郑成功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35周年大会的讲话》。通过此次对郑成功纪念馆馆长的采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馆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明清交替之际的叱咤风云,体味到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来之不易,同时深切体悟会郑成功爱国御侮、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泉州师范学院“探访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队会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青春在奋斗与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07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守护“成功”历史,传承“成功”精神——专访郑成功纪念馆馆长李维维
  • 泉师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人物,传承红色精神
  • 行节约之风,保健康之粮
  • 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粮食安全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食”得初心社会实践队前往德州市德城区开展社会调研。
  • 社会实践活动 02-05
  • 膳食结构优化升级,从一餐一饭做起
  • 为倡导合理膳食、改变膳食模式,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部分街区、乡镇,开展“膳食结构
  • 社会实践活动 02-05
  • 赓续门文化,续写新荣光
  • 草业学子开展“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社会实践活动
  • 缅怀先辈,英魂永存 ——泉州师范学院学子赴泉州烈士陵园开展“三个一
  •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进社区,环保莫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