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云上大院访茶翁,龟龙窝处话传承

发布时间:2024-07-25     阅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024年7月18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炎陵县大院农场龟龙窝茶园,拜访了株洲龟龙窝观光生态茶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古胜潭老先生,听他讲述自己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缘以及茶园的发展历程。
古老先生此人,恰似茗茶。

图为古胜潭先生
一泡苦涩,是屡遭挫折,荆棘满途。来大陆以前,他在台中经营果园和养鸡场,也曾风光无限,前路一片光明。然而1990年,股市风云突变,古胜潭先生投资失利,随后,外贸开放浪潮冲击台湾农业,种养之路步履维艰,难以为继。1997年,他携志与人合伙筹资400万元人民币,来到炎陵,欲以台湾畅销的新世纪梨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奈何彼时炎陵气候高寒多雨,梨树飘摇,雨打花落,5年辛苦,付诸东流。友人不堪其苦,抽身离去经历苦涩,却未能浇灭他心中的火种。

古胜潭先生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茶叶
二泡浓陈,是奋力打拼,磕绊坎坷。面对合伙人的撤资离去,古胜潭先生却选择了独自坚守,他不舍这片土地,于是炎陵这片土地成了他新的归宿。他深入探索,发现炎陵乃“茶祖之乡”;反复考察,相中大山深处的龟龙窝。于是,他重拾儿时种茶卖茶的记忆,于偏远之地,搭起一座木房,种下台湾乌龙。村名帮忙,架电修路,一切都好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天不遂人愿,事常逆己心,2008年冰灾重创茶园,他未言放弃,锯死枝,挖坏根,补新苗,尽显茶人坚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古胜潭先生合影
三泡甘香,是历经磨炼,苦尽甘来。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2010年龟龙窝茶园收获了800公斤优质干茶,迎来了甘甜的回报。14年的长久坚守有了收获,茶园逐步步入正轨,茶叶品质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随后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茶园规模已扩大到1500亩,产品批发到全国各地,每年全国性、国际性茶叶评比都能荣获金奖、特别金奖,古胜潭老先生的高山乌龙茶已成为炎陵、株洲甚至是湖南的高端茶代表。茶香满溢,甘香满园,这不仅是茶叶的丰收,更是他人生信念的胜利。
四泡清淡,是洗去浮华,心素如简。如今的古胜潭老先生已是洗尽铅华心素简,传承茶韵待新贤。他不再追求商业的繁华,而是希望这份自然与纯粹能够得以延续。他期待年轻一代能够接过茶文化的接力棒,挖掘新品种,弘扬茶文化。而他则坚守个人信仰,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在他的世界里,茶不仅是饮品,更是灵魂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他的心中悠悠然流淌着对茶道的无尽热爱与敬畏,他真诚的邀请每一位爱茶之人共品这杯中的世界,共话茶文化的精神与未来。
古胜潭的茶,如同他的人生哲学,淡雅而深邃,清新而悠长。每一口茶汤,都仿佛能讲述一个关于时间、关于自然、关于人的故事。在他的茶园里,人们不仅能品尝到优质的茶叶,更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这里,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是心灵得以栖息的港湾。古胜潭以茶为桥,连接着人与自然,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连接着每一个渴望寻找内心平静与纯粹的人。古胜潭的故事,是一首悠扬的茶歌,唱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以茶为德,以茶会友,让茶香飘满人间,也让世界因茶而更加美好。
 
 
作者:罗婷,李欢,谭建颖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炎陵县调研苏区歌谣传承现状
  •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炎陵县调研茶文化现状
  • 走进炎陵县第一中学,传承非遗漆扇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山东理工大学“智元怡养”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启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淄博市大众医院,探索智能康养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团队成员不
  • 社会实践活动 07-25
  • 民以食为天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调研炎陵县米果非遗传承现状
  • 实践札记|长安大学赴湖北利川“有田生活普惠路,添智赋能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 看桃之灿灿,“宣”声不辍,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