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看桃之灿灿,“宣”声不辍,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25     阅读
炎陵黄桃作为桃中翘楚,已然成为了株洲市炎陵县一张不可或缺的名片。今年炎陵黄桃的宣传力度再次加强,央视纪录片《谁知盘中餐》栏目于7月9日在炎陵县黄桃种植园录制,“立己立人,达人达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达人学社赴株洲市炎陵县社会实践团受邀参与拍摄,为进一步提高黄桃市场知名度、助推黄桃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7月9日上午8点整,达人学社调研团乘坐当地果农谭叔叔的便车前往录制地点。出发之际,调研团成员刘星在与果农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今年降雨较多,黄桃产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希望可以通过宣传,扩大黄桃销售量。
此次纪录片户外拍摄地点为当地果农凌建民夫妇种植的果园,由炎陵县黄桃产业办副主任谭忠诚谭主任协调调研团与栏目负责人拍摄任务。果园中引入眼帘的不是金灿灿的黄桃,反倒是几乎所有的黄桃都被套上红褐色的纸袋。调研团成员带着疑问,从谭主任口中找到了答案。黄桃的套袋主要是防病虫害,保证黄桃的完整,此外,还可减少果实紫红素,改善果实光泽,防止黄桃果色不均匀。套袋的时间一般为黄桃成熟前一个月,而此次纪录片的拍摄时间正临近黄桃的成熟期。

 图为调研团成员刘星与谭主任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林枫 供图
当地黄桃种植技术不断完善,果农们着力于提高黄桃的品质,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谭主任向调研团介绍到,为保证黄桃的质量,果农会控制果树的生长高度,使整棵果树上的果实呈“锅”状分层生长。在确保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不再一味追求果实的数量,而是适当减少产量,黄桃的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以精而饱满的大黄桃代替结实率较高的小黄桃,提高黄桃的市场竞争力。谭主任还表示,大而饱满的黄桃作为鲜果直接销售,那些不太美观以及个头较小的黄桃则会被加工成为黄桃罐头等产品后再进行售卖,切实提高黄桃的利用率。

 图为支教团与当地果农交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菲 供图
据悉,中央电视台在炎陵推出《谁知盘中餐》栏目,从果园到餐桌再到市场,深入探访炎陵黄桃产业,通过有效的宣传,将黄桃的知名度推广到全国各地,使炎陵黄桃走向世界。栏目组还邀请了炎陵县戏剧传承中心客家山歌表演者参与拍摄,“开园喽——”,客家山歌表演者以热情四溢的歌声,唱响炎陵黄桃丰收的喜悦,用地方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支教团参与拍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子玄
调研团成员积极配合拍摄,圆满完成录制任务。录制之余,调研团成员用心为果园拍摄,用自己的方式,为果园剪辑宣传视频,通过互联网,将黄桃推向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录制结束后,果农凌建民为支教团成员递上刚采摘的黄桃,不少成员第一次吃到炎陵黄桃,纷纷表示炎陵黄桃耐看又香甜,要推荐给亲朋好友,希望能为当地的黄桃销售尽自己的一份力。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通过广泛宣传和推广黄桃产业,拓宽销售渠道,线上销售和线下市场结合,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更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调研团表示将持续关注黄桃产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变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林庆茵,蒋菲,余子玄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炎陵县调研苏区歌谣传承现状
  •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炎陵县调研茶文化现状
  • 走进炎陵县第一中学,传承非遗漆扇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山东理工大学“智元怡养”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启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淄博市大众医院,探索智能康养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团队成员不
  • 社会实践活动 07-25
  • 民以食为天 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调研炎陵县米果非遗传承现状
  • 实践札记|长安大学赴湖北利川“有田生活普惠路,添智赋能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 看桃之灿灿,“宣”声不辍,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