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本地群众献血热情与青年动员力,2025年7月11日上午,宁波大学“热血甬动”调研团联合宁波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和血站参观的活动,组织了来自中国和摩洛哥的Rim,Romayssaa等9名学子,并与来自东吴镇凤鸣社区的18名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活动。
探秘血站:共学献血知识 活动开始后,团队成员兵分两路,一路进行中外学生的无偿献血活动,另一路跟着小朋友们和部分处于献血间隔期的同学对血站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血站负责人老师带领团队对献血进行了科普教育。通过参观献血长廊,了解了我国针对献血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令,知道了6月14日是国际献血日,同时还科普了很多关于献血的知识,如血液是怎么产生的?包括哪些成分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国际学生们积极参与与老师的沟通并进行讨论,还和小朋友们有着可爱的互动。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但丝毫不阻挡他们虚心向随行老师请教学习,分享各个国家间的不同,认真观看鲜血墙上的科普内容,整体氛围轻松活泼。
献血现场:传递爱与真情 与此同时另一边,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协助好国际学生进行献血二维码的扫描来填写基本信息,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陪同需要献血的同学们依次完成健康征询、血压测量和血液初筛等步骤并最终坐上献血椅。很多同学是第一次献血,他们此时是忐忑又激动的,但坚定献血的心却是毫不动摇的。所有环节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过程中,有位来自摩洛哥的同学因早饭吃的过少在献血过程中发生了低血糖导致人不太舒服,这也很好地提醒了我们,虽然适当献血对身体没有损害,但献血前还是要做好对应的准备,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
跨国经验:献血认知误区 团队成员在之后与留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不同地区学生的献血情况。令人欣慰的是,留学生们大多都有多次献血经历,有在自己国家的,也有在宁大校园的。并在他们看来,献血受很多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欢迎。他们表示“相比于自己国家在献血上存在设备稀缺,在群众中存在健康风险的情况,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很强的能力和优势。“
但关于对献血的认知方面,国际学生们也呈现了和许多中国群众不太相同的意见。根据前期调研,献血对身体存在伤害的误解阻止了很多群众献血的步伐。但在国际学生看来,他们对献血没有太多担忧,因为这件事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有很多措施去保证献血者和接受者的健康,它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是值得鼓励和宣扬的事情,在他们的国家里是很受欢迎的一件事。所以在认知度的提升上,这仍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活动收获:提高献血觉悟 为了更好地了解献血相关的情况,在活动开始之前,团队成员已先来过血站对血站血库情况展开调研。通过这两次活动,团队成员对于血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白了献血的基本流程,血站的工作环节和所承担的责任,也对所有献血者的付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佩之情。因此,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到献血中来,不少成员主动提出献血,希望为甬城血库尽一份力。
在本次活动中,宁波大学组织了中外学子共同参与献血与参观活动,不仅有效补充了暑期血液库存,提升了学生对献血的认知度,还了解了目前献血情况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彰显了新时代中外青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同时也锻造了学子的青年责任精神,为持续性血库紧张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