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爱国主义既国情观察主题实践团”在人民公园开展“写给祖国的话”实践活动
2025年8月29日,成都人民公园内绿意盎然,竹椅上的茶客慢悠悠晃着蒲扇,银杏树下的孩童追着泡泡奔跑,一场关于“写给祖国的话”的收集在此温情展开。实践组同学们手持纸笔,穿梭在公园间,倾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将对祖国的牵挂与祝福,轻轻落于笔尖。
活动开始之前,实践组成员在成都人民公园北门口集合,复述活动流程、注意事项以及采访要点。进入公园后实践团率先来到鹤鸣茶社,遇到了一位坐在竹椅上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在与她攀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这几十年她所看到的变化,她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下“生于斯长于斯,何其有幸”这句话,表达出她对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国家的自豪。
随着不断深入公园,实践组收集到了由父母带着出来玩的小朋友、在上中学的学生、刚工作的年轻人以及已径退休的职工国家的变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收集完毕后实践组来到了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步入陈列馆,一段早期铁路铁轨的复制品首先映入眼帘,将参观者瞬间拉回到100多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展馆中部,通过循环播放的15分钟历史纪录片,用影像重现1911年清政府强行收回川汉铁路筑路权、引发民众强烈反对的关键节点;旁边的“运动大事记”时间轴,则以清晰的节点标注让复杂的历史脉络一目了然。展馆后半段聚焦“精神传承”,通过“薪火相传走向富强”的主题展陈,将保路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发展紧密相连。
在成都人民公园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市民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期待。在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参观者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不仅能读懂保路运动中蕴含的爱国精神与抗争勇气,更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延续与升华。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爱国主义既国情观察实践组
通讯员:张奕璇
2025年8月29日
组员在与居民交谈

小朋友在写“写给祖国的话”

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内

实践组在保路运动纪念碑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