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践行计划 | 浙大建工师生赴上海市重点单位实践——探访大国工程,锻造行业匠心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6月26日至7月1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上海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党委、团委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市政总院、中建八局上海公司、上海建工、腾讯华东总部等重点单位交流学习,在对话行业楷模中感悟匠心精神,在大国工程一线体悟创新力量。
访企业探科技创新,观工程悟发展前沿
         上海实践团此次走访了多家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深入了解其在科技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前沿探索。
        上海市政总院在莘庄立交改造项目中,应用全封闭声屏障,环保路基,用技术方案解决民生痛点;在诸光路隧道工程中,通过智能化改造、乐高式建设改善隧道恶劣环境,创造绿色建筑空间,展现了“创造城市未来、追求和谐卓越”的企业理念。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在金融城D项目中,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利用施工机器人提升施工效率,实践团现场观摩了智能建造设备与现代施工模式的实际运行,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工程建设的卓越成效。上海建工从传统建造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 转型,从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到智能建筑机器人的创新应用,上海建工始终以卓越的工程质量铸就时代精品,坚守科技创新,在行业深度转型期挺膺国企担当。腾讯华东总部在医疗、教育、文保等领域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场景,用数字创新改善生活,让“科技向善”理念成为触手可及的城市温度,也让“数字红利”真正普惠千家万户。


对话行业专家,探索职业发展
         在交流环节,上海实践团成员与多位企业高层、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对话,深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收获关于职业发展的宝贵建议。
        上海市政总院人事部副总经理蒋越强调,学生应当提升技术能力,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沟通表达能力,在校期间多参与实习实践当中,拓宽视野,打磨核心竞争力。上海市政总院城交地下院道路总师李贞姬认为土建行业发展任重道远,期望同学们从畅想到实践不断突破,探寻土建未来的更多可能。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周尔旦说到,土建行业未来发展路径在于“城市更新+海外拓展”双轨并行,聚焦智能建造领域拓展行业发展空间,他希望同学们不仅具备坚实的专业素养,更有高水平的实践能力,要主动投身项目一线,以现场实践夯实专业根基。中建八局上海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梦表示,建筑行业发展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实习深入了解企业与行业,精准定位个人发展方向。上海建工党委组织处副处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杨祺帆认为,在行业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调整期,应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上海建工作为领军企业,在智能建造方面走在行业前沿。上海建工七建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毅强热情鼓励建工学子把握行业智能化转型机遇,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树立信心。

校友寄语传经验,行业转型抓先机
         在采访环节中,建工学院优秀校友、上海市政总院结构所副所长董鼎寄语建工学子,要在研究生阶段培养整合专业内容的能力。他强调,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工程师,基石在专业,高度在全局。同学们要掌握扎实专业功底,主动拓展知识边界,多学多问,实现个人发展的升华。上海市政总院结构所所长蒋祝金校友结合自己12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有关未来职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他告诉同学们要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好奇心,夯实专业基础,明确自身规划,将来投身于国家建设中。中建八局上海公司采购管理部副经理秦娟校友表示,建筑行业的基层实践是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学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我,提升专业技术,拓展能力边界,在实践中施展才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总工程师汪思满学长向建工学子传递信心,在行业转型发展期抓住机遇,夯实基础,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练就复合本领,探索更好的职业成长路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工程研究院新技术研究中心钢结构工程研究室主任苗峰学长提醒同学们要保持谦逊虚心的学习态度,不忘初心。
 
  
城市规划觅足迹,红色精神润初心
         实践期间,上海实践团赴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考察学习,深入了解这座“人民城市”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蓝图。通过这扇展示上海二十余年探索、实践和创新的 “城市之窗”,实践团成员们全方位了解了上海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国际都市的跨越式轨迹,以及从1931年至今的六轮城市总体规划历程,触摸城市的发展脉络,感受到“人民城市”理念下工程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交织,领略上海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举。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壮丽画卷,是一代代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以赤诚初心和精湛技艺共同绘就。墙壁上闪闪发光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设与发展本质,这句箴言在代代建设者手中传递,照亮了城市前行的方向,这也将为青年建筑学子锚定了“技术服务于人”的职业使命,激励他们将专业技能融入城市建设。
在杨浦大桥,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这个展示中国桥梁建设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的闪亮名片,独特的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是连接浦江两岸的关键枢纽,更极大推动了浦东开发开放进程。克服重重困难,连接浦江两岸,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杨浦大桥对于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大桥的建设历程和技术创新更让学生们明白了工程师的重要职业使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坚定职业初心,未来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此以外,实践团在上海诸多红色基地实践,在中共一大会址,通过数百件革命文物与智能化展陈,实践团深刻领悟早期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追求真理”的精神内核;在四行仓库浴血坚守的历史中缅怀革命先烈,了解文物保护改造理念,领略工程技术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汲取其坚定的政治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给予青年一代宝贵的精神力量。



 
         深入企业对话前辈,考察工程追寻初心,此次实践为建工学子打开了认知建筑行业的大门。优秀前辈的分享点燃了个人职业理想,一线工程实践重塑对专业的认知,城市发展宏伟蓝图激发了建工人的创造热情,红色精神谱系筑牢青年人的思想根基。满载收获感悟,筑梦崭新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把此行汲取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广阔天地中,以奋斗之姿书写建工人的精彩华章,以青年工程师的专业担当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建新蓝图。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