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烟台理工学院薪传实践队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烟台理工学院 薪传实践队国如画

 

2025年七月12日,烟台理工学院薪传实践队抵达青岛市即墨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鲁绣技艺实践活动。在高级非遗技艺传承师、鲁绣非遗文化讲师子耘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自主创作,深入了解了鲁绣的历史底蕴与精湛工艺,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当天,子耘老师以《鲁绣:千年针尖上的齐鲁风华》为题,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讲座。她结合历史典籍与实物展示,详细阐述了鲁绣的起源与发展:“鲁绣始于春秋,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其针法讲究‘虚实结合、疏密有致’,图案多以山水花鸟、吉祥纹样为主,承载着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她特别展示了鲁绣代表作,绣品中蛇的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引得在场队员连连赞叹。子耘老师强调:“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理解其文化内核,而非简单的模仿。”

实践操作环节中,每位队员都获得了一套鲁绣工具:绣绷、丝线、绣针以及设计图案模板。子耘老师首先示范了“缠针绣”和“打籽绣”等几种基础针法,她手持绣针,边操作边讲解:“缠针绣用于勾勒线条,需保持针脚紧密;打籽绣则适合点缀花纹,每颗‘籽粒’要大小均匀。”队员们跟随老师的节奏,从穿线、固定绣绷开始,逐步尝试刺绣。学院的同学选择绣制一枚小狗书签,她专注地将丝线分成细缕,用缠针勾勒轮廓,遇到针法衔接困难时,子耘老师及时指导:“换针方向时要压住前一线头,避免松散。”经过反复练习,李同学最终完成了一枚小狗绣样,她兴奋地说:“原来非遗技艺这么有挑战性,但成就感满满!”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复刻传统纹样,还融入个性化设计。有的同学在书签上绣制了抽象的“财源滚滚”图案,结合专业特色赋予作品新意;还有同学学生则尝试将花朵刺绣在书签边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子耘老师对队员们的创意表示肯定:“非遗技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你们的个性化设计正是传承的新路径。”

 

活动尾声,每位队员展示了自己的鲁绣书签作品。子耘老师逐一点评,并鼓励大家:“这些书签不仅是实践成果,更是你们与非遗文化对话的见证。”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体验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技艺的价值,未来将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展览等形式,向更多人传播鲁绣文化。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文化魅力,激发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与非遗资源引入,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通讯员 国如画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