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鼓励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从中华民族奋斗史中汲取力量,包括抗战历史中展现的爱国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精神,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背景,长安大学赴东北“熔铸民族记忆·锻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长春、哈尔滨白山黑水间,以拍摄、访谈等形式探访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等地,寻根红色血脉、锻造红色基因。
一、山河破碎铁蹄踏九州·伪满傀儡毒谋祸四方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蓄谋已久的侵略,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随后为荼毒民众思想,通过控制溥仪炮制伪满洲国,全面攫取了中国东北的全方位控制权。
队员走进伪满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伪满八大部,从文字中体会红色力量,从建筑中遥望民族记忆,从教育中凝聚民族骨气。


当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国土时,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抗日战士,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打击日寇:杨靖宇率领抗联一路军转战白山黑水,以"草根棉絮裹腹"仍坚持战斗;赵尚志创建珠河游击队,三打宾州城震慑日伪;"八女投江"的冷云等女战士宁死不屈,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邓铁梅组织"东北民众自卫军",在凤城一带屡挫敌锋。他们或发动游击战破坏铁路、袭击据点,或团结群众建立秘密联络网,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日的长城。为在战略上统一指挥组成东北战线,中共即刻于1927年10月在哈尔滨秘密建立满洲省委。作为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满洲省委不仅派遣周保中、李兆麟等骨干深入各地组建抗日武装,更通过创办《满洲红旗》等地下报刊唤醒民众,在抚顺煤矿、奉天兵工厂发动工人罢工,并协调义勇军、山林队等力量联合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省委连夜起草《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第一声号角"。队员奔赴东北抗日爱国烈士纪念塔、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等地,用眼观看,用耳聆听,用心体会,汲取先烈精神。在读过邓铁梅绝笔“五尺之躯何足惜,四省失地何时收”后,有的队员伫立良久,若有所思;在看过杨靖宇,赵尚志事迹后,有的队员心得颇深,积极交流;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团队与东北林业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学子,共同参观,深入交流。


长春市新民大街上有这样一段铭文:“曾笼阴霾,抗战澄清;
物换星移,新民向新。”它缓缓陈述着日本扶持下的伪满政权幻梦破碎后,对新中国向新发展的希冀和对后辈的深深嘱托,这也让团队成员纷纷明白了此次实践的深刻意义,并表示愿意继承先辈遗址,肩扛重任,砥砺前行。
二、泯灭人性的恶魔工厂·无法遗忘的细菌阴谋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政府从上至下制定了研究生物细菌武器的战略,建立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和马疫研究部队,实则为七三一部队和第100部队,犯下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踏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锈蚀的囚笼与泛黄的实验报告无声控诉着恶魔的暴行。这支以“防疫给水”为幌子的部队,实则是日本法西斯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的地狱工场。队员们凝视着复原的“冻伤实验”场景,看着文字讲述“马路大”被强行注入鼠疫菌的惨状,表情沉重。玻璃柜中陈列的细菌炸弹残片,印证了日军曾将浙江、湖南等地变成疫病试验场,甚至企图用跳蚤炸弹毁灭整个城市。在“四方楼”遗址的断壁前,团队默哀良久——这里曾回荡着3000余名志士的哀嚎,而刽子手却在战败后焚毁证据、逍遥法外,这也令队员无比气愤。有队员表示石井四郎的“科学”没有底线,历史的审判不应缺席。


长春的第一〇〇部队与七三一部队齐名的恶魔分支,专攻牲畜细菌战,企图用炭疽、鼻疽摧毁中国的农业命脉。队员们了解到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秘密投放鼻疽菌、导致苏蒙军战马成批倒下的阴险手段,陈列馆里一份“牲畜攻击计划”档案显示,日军曾密谋在盟军反攻时向华北牧场散播疫病。更令人愤慨的是,战后美国为获取数据,竟包庇部队长高桥隆笃等战犯。离开展馆时,队员们讨论气氛热烈,回望那段悲泣的历史,唯有坚定信念,才能不断顽强战斗。

日军惨无人道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日内瓦公约,还在我们心中不断鸣响着警钟,我们不仅要珍爱和平,更要自强不息,传承那些热血民族气节,不断奋斗!
三、国际正义的胜利丰碑·东亚反抗的跨国壮歌 在漫长的反法西斯斗争史中,国际中同样有心怀正义之心的战士,他们来到东北,为反法西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深入学习这段历史,队员前往哈尔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和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切实感悟。
1945年8月,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队员们轻抚碑座上镌刻的俄文铭文,聆听老师讲述那场决定性的“八月风暴”行动——无数年轻的苏联士兵长眠于异国,却换来了东北大地的重生。一位队员感慨道:“正义的同盟不分国界,他们的牺牲我们永远铭记。”

走进哈尔滨火车站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历史的镜头瞬间拉回1909年10月26日——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在此击毙日本枢密院议长、首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以壮烈之举向殖民者发出雷霆怒吼。展馆内,安重根就义前写下的“独立万岁”墨迹仍力透纸背,游客心得上,有一句韩文这样写道:感谢安重根先生为和平所做出的牺牲,离馆时,安重根的遗言“吾为东亚和平而死”烙印在了队员脑海中,仿佛跨越百年仍在叩问:和平,岂能坐等而来?
四、结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凌然。历史不会遗忘,而是会不断被学习,不断被铭记,历史虚无主义也永远不会腐蚀新青年的思想。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长安大学赴东北“熔铸民族记忆·锻造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得出了深刻的体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清醒剂,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苦难,才会对和平不断追求。相信在未来,队员们会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更加坚定内心的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