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于实践中探求真知,在服务中锤炼自我

    发布时间:2025-09-10     阅读
    来源:李慧晨 山东大学
       时光飞逝,为期数周的暑期实习已然结束。回首在山东省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的点点滴滴,我从一个对社会组织工作充满好奇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能初步理解其运作逻辑并贡献己力的“参与者”。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更让我对“社会治理”一词有了具象而深刻的理解。
于细微处见真章:基础工作中的学习与沉淀
       实习初期,我的工作围绕一系列基础任务展开。每日的值日打扫、巡楼检查,培养了我的责任心与严谨态度;定时浏览省民政厅、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官网,筛查最新政策通知,则锻炼了我的信息捕捉与政策敏感度。这些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实则是保障一个机构顺畅运行的基石。在一次次的文件派送、杂志分发、会议准备中,我感受到了行政工作的周密与不易;在无数个与Word、Excel、PPT打交道的时刻,我修改证书编号、整理申报表、融合演示文档,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变得无比纯熟,更体会到“标准化、流程化”在提升工作效率上的巨大价值。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任何宏大的事业都离不开背后琐碎而坚实的支撑,这正是“枢纽型”社会组织有效发挥其链接与服务功能的底层基础。
于挑战中得历练:专项任务中的成长与感悟
       如果说日常工作是一种沉淀,那么前往德州协助举办“2025年德州市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的经历,则是一次集中的淬炼与升华。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差”,内心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从赛前与团队成员一起用推车搬运物料、布置考场,到比赛中在个人备赛区独立承担监考与时间提醒工作,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闷热的环境下,我们需要高效协作,确保每个环节无误;在备赛区,我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精准地每五分钟报时一次,同时应对不断进出场的选手,分发试题、维持秩序。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从容有序,我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段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抗压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更重要的是,当我亲眼看到那些社区工作者或奋笔疾书,或凝神构思,为如何在现实中更好地服务居民而全力以赴时,我深受触动。我的角色从一个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转变为了这场旨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大赛的支持者和见证者。我真切地体会到理论中的“社会治理专业化”、“社区赋能”等概念,正是通过这样一场场扎实的比赛、一位位鲜活的社区工作者得以落地实现。这趟德州之行,让我对中心“赋能基层”的使命有了最具象、最深刻的认识。
于反思中明方向:专业知识的对照与启迪
       作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的宝贵窗口。在中心,我接触到的是国家关于社会组织发展、志愿服务创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在山东的具体实践。我看到了政策如何从文本转化为行动,看到了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如何互动协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治理网络。
       这让我不禁反思课堂上学过的关于“结构与能动性”、“制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中心的专家智库建设、资源整合模式,正是在试图优化“结构”和“制度”,而为社区工作者大赛提供的支持,则是为了激发基层“能动性”和改善百姓“生活”。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观照,让我对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未来的专业学习有了更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现实关怀。
       这次实习是一次学习、历练和沉淀的旅程。我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技能,提升了沟通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我对社会的认知,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可能。
       在此,我还要衷心感谢山东省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为我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实践平台,感谢中心各位领导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也感谢学院“社计研行”专项行动给予的机会以及团队小伙伴们的并肩作战。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大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我不断前行,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深刻洞察力和切实贡献力的人。

 
责编:周云
实践总结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实践总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