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自信自强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7月2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赴歙县非遗文化传承与红廉教育实践团满怀热忱,从巢湖学院启程,奔赴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调研徽州文化,探寻非遗传承之路。

下午2:30,团队抵达徽州古城徽州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启学习和调研之旅。在博物馆中,团队成员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展品与资料里,探索徽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徽州文化的起承转合。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设有数字化交互展厅,这为团队成员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展厅提供的VR设备,成员们切身体验了徽派建筑的搭建过程,从选址、设计到每一块砖瓦的堆砌,都仿佛亲身参与其中。不仅如此,他们还借助VR技术,沉浸式感受了其他徽州文化的特色,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徽州的生活场景之中。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让成员们对徽州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通过逐步学习与了解徽派建筑、徽商经济以及非遗文化,成员们对徽州文化的认知愈发深刻。徽派建筑以其独有的错落有致之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徽商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徽墨和歙砚的发展历程更是引人入胜,让成员们深感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对明天的徽墨制作实践充满期待。

参与此次调研和学习的同学深刻认识到,大学生通过暑期实践调研徽州文化发展历程、认识非遗传承经历,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助推非遗传承,还能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正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巢湖学院学子践行社会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相信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将收获更多宝贵经验,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