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理” 耕沃土承红韵,心耘小岗筑新程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2025年6月30日,安徽理工大学“‘理’兴沃土,红心耘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7名成员顺利抵达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小岗村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而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座改革名村正焕发新的生机。实践团将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走访和数据分析,解码小岗村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小岗经验”,以青春之力助力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
  抵达小岗村后,实践团第一时间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召开实践动员会议,实践团成员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高举右拳,为此次实践团队进行宣誓。会议中,团队成员围绕调研方案展开热烈讨论,细化访谈提纲与走访路线,力求从衣食住行、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多维度,全面剖析小岗村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以专业视角挖掘乡村发展的鲜活案例,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实践团队队长主持召开动员会议  杨鑫利供图
  动员会后,实践团成员围绕小岗村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对村委副书记关副书记展开深度专访。访谈中,关副书记以详实的数据与鲜活的故事,勾勒出小岗村从“改革第一村”迈向“振兴示范村”的壮阔图景。“197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仅22元,吃不饱饭是常态;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4万元,家家户户住进两层小楼,小汽车普及率超70%。”关副书记指着窗外崭新的柏油路与错落有致的民居感慨道,“当年泥泞的田埂路变成了四车道的旅游公路,村民出行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谈及产业发展,关副书记重点介绍了农业现代化转型成果:如今,小岗村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正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管理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
  图为关副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小岗村的变化  杨鑫利供图
  当天下午16时,在司法所司法协理员王玉婷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小岗村,开展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分组行动,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和商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生活、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切实感受与发展变化。村民们纷纷表示,随着小岗村知名度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兴起,家庭收入显著增加,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商户们则分享了在旅游经济带动下,生意日益兴隆的喜悦,并对小岗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探访商户并展开调研交流  杨鑫利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理’兴沃土,红心耘梦”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们对小岗村的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们表示,将认真整理调研资料,深入分析小岗村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实际行动助力更多乡村实现繁荣发展。
  (撰稿:韦烨、何智臻)
  (摄影:杨鑫利)
  (指导老师:兰学强)
作者:韦烨、何智臻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理” 耕沃土承红韵,心耘小岗筑新程
  •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深挖小岗精神富矿,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 三下乡|滁州学院:科技深耕茶园 实地丈量赋能振兴
  • 守护光明践初心,青春力行担使命——“苷润明眸”团队三下乡开展眼健康科普与实践活动
  • 合肥大学学子“三下乡”:乡村支教与文化调研共绘成长画卷
  • “青春逐梦正当时,挺膺担当向未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