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执手语为笔,绘无声之爱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执手语为笔,绘无声之爱
——“栖云筑梦”志愿服务队带来手语课堂
       为深化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少年儿童对听障群体的尊重与理解,搭建跨越声音障碍的沟通桥梁,2025年7月3日上午10时20分,“栖云筑梦”志愿服务队走进新杭镇中心小学,通过一堂别具一格的手语传情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包容与善意的种子。
       课堂上,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以手语为媒介,将抽象的人文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肢体语言。教室内,手语动作与童声朗读交织成独特的韵律——从“问候致意”到“情感表达”,从基础数字到生活短句,每一个手势的起承转合,都伴随着对听障群体生活方式的生动阐释;每一组动作的编排演示,都蕴含着对无声世界独特美感的深度解读。孩子们专注的目光追随着志愿者的指尖,稚嫩的手掌在空中勾勒出温暖的弧线。
 
手语传情课堂互动,曹梦凡 摄
 
       新杭镇中心小学一向注重文化浸润与品格塑造,此次手语课程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平等的启蒙教育。通过沉浸式学习,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听障群体的交流智慧,这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平等’‘包容’的理念扎根心中。据悉,学校后续将把手语纳入校本拓展课程,让这份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持续生长。
 
 
手语传情课堂提问,曹梦凡 摄
 
       指尖跃动的不只是符号,更是跨越隔阂的温柔;掌心传递的不仅是语言,还有穿透无声世界的深情。“栖云筑梦”志愿服务队以爱为墨,以行动为笺,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手势中。那些在课堂上认真比划的小小身影,恰似春日破土的新芽,正在将尊重与理解的种子,深深埋进社会文明的土壤。未来,这份温暖仍将延续——或许是下一次手语课程的欢声笑语,或许是孩子们主动向听障人士投去的友善目光,它们终将汇聚成河,让包容与善意的涟漪,在人与人之间永恒荡漾。
 
作者:杨绪强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团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赓续垦荒精神志,青春奋斗在共青
  • 探秘徽砖韵,聆听匠人心
  • 童心筑梦 航天启航 
  • 童心筑梦 航天启航 
  • 2025年7月4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茶山街道童心港湾内欢声笑语不断,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真材实料"赴“九江”三下乡
  • 三下乡 2025-07-04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走进牛塘镇竹园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 执手语为笔,绘无声之爱
  • 外国语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六)——童音绕梁学外语,巧手生花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