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侯之娇易梦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大学生群体通过“三下乡”活动响应伟大号召,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挥洒青春汗水。它不仅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实践平台,更是汇聚青春智慧与力量,服务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行动。
7月3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Action志愿服务小队深入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镇大坪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多维度,涵盖龙舟文化传承、推广普通话、调研经济发展现状、村民生活状况、留守儿童问题及心理健康关注等多个维度,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呈现乡村真实图景。
探访:山水间的村落风貌与产业图景
清晨,志愿服务小队抵达大坪村。村口“乡村振兴,人人有责”标语醒目。沿途可见村民在水稻田中穿梭,一位村民介绍,水稻是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但受地形和交通限制,规模化种植和销售面临挑战。小队随后经过冰糖橙果园,有果农正在管理幼果。一位果农表示,近年来气候波动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好在政府积极推广电商平台,部分农户尝试线上销售,收入状况略有改善。大坪村经济以水稻、冰糖橙农业为主,辅以少量养殖。村民收入普遍不高,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村中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
观察:文化传承、民生关切与基层脉搏
午后,志愿服务小队沉浸式体验了当地激荡人心的龙舟文化。小队成员亲身参与划桨,感受着竞渡时齐心协力的澎湃激情与水花四溅的独特魅力。休憩间隙,小队成员与龙舟选手深入交谈,得知大坪村龙舟队已经有了数年的历史,并取得多次佳绩。小队成员还观察到,龙舟队中大部分为年轻的队员,龙舟队长坦言,虽然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但每逢端午等重要节日,大家仍会尽力返乡参与。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龙舟文化。(于芸摄)
为进一步了解村庄发展脉络和民生需求,志愿服务小队专程走访了大坪村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内,各类政策宣传栏、便民服务指南和“党建引领促发展”的标语有序布置。村党支部委员唐滨热情接待了队员们。
交流中,村党支部委员唐滨详细介绍了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留守儿童关怀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他特别提到,乡村教育资源和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是当前亟需加强的领域。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Action志愿服务小队对此表示,计划利用学院专业优势,组织志愿服务小队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暑期课业辅导、双语启蒙以及心理健康关爱活动,为村庄的儿童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团总支负责人王琪斐老师在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交流(于芸摄)
聚焦:留守儿童与乡村生活日常
带着从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到的信息,志愿服务小队深入村户,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在一户典型的留守家庭,年迈的祖父母承担起照料两名学龄儿童的重担,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们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帮助家务或独自学习,缺乏系统的课外活动和心理疏导资源。通过轻松的非正式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孩子们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学业压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留守儿童交流。(于芸摄)
在乡村经济生活考察中,小队走访了村内小卖部。店主反映平日客流量少,收入主要依赖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与村民闲谈时,一位中年村民坦言,生计压力是主要困扰,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焦虑。
尾声:记录与展望
活动尾声,志愿服务小队在村广场与部分村民和村干部合影留念。此次合影为本次大坪村之行画上了句号,也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为实践团队与大坪村代表合影留念。(于芸摄)
通过在大坪村实地走访农户,体验龙舟文化,并与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SunshineAction志愿服务小队收集了大量关于当地村民生活状况以及留守儿童需求的一手信息。这些详实的观察与记录,为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后续筹划针对性的帮扶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