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学子三下乡:洞口县管竹村特色产业“破土”记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通讯员 邵一乐 刘涛 蒋坤洋)2025年7月4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梦者·弘帆”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邵阳市洞口县管竹村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当地干部围绕“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主题举行专题座谈会。洞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月溪县管竹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尹华鑫,管竹村党支部书记肖陆参与座谈。
据管竹村党支部书记肖陆文所述,针对管竹村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对该村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发展养蜂业以及种植油茶、山苍子、子等作物。然而,实际工作的推进并未如预期般顺利。以养蜂为例,省农科院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管竹村具备发展养蜂业的良好条件。然而,当工作队提出该发展计划时,村民们的反响并不热络。
2018年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肖阳和蜂业员工携带400 箱蜂连夜从浏阳前往管竹。次日凌晨抵达管竹村后,他们考虑到要让村民坚定养蜂信心,就要更快地见到养蜂收益,那就必须为蜜蜂找到更好的蜜源。尽管疲惫不堪,肖阳及其团队成员决定更换驾驶员,确保安全驾驶。在天色尚未破晓之前,他们将这些蜂箱运送至邻近的优质蜜源地。最终,这批蜜蜂为管竹村村民带来了每箱约2300元的收益。
近年来,管竹村村民积极回应政府的号召,种植䅟子和油茶,尽管销售和收益增长缓慢。村民们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前往隆回金石桥、小沙江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引进了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价值的尾参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经过几年的失败与经验积累,不断实践与探索,终于在2012年为20多户贫困户创造了超过20万元的收入。目前,贫困户的种植面积已扩展至上百亩,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资源。这一成功模式已经推广至邻近乡镇,如罗溪乡的中信村、渣坪乡的渣坪村、沙洞村等村,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观学习种植技术。
当日,肖陆文书记引领实践团参观了裕鑫山茶子基地,细致介绍了山茶子榨油的整个流程,并了解到坐落于管竹村的裕鑫山茶子基地是邵阳市规模最大的山茶子榨油基地。然而,由于市场波动的影响,该基地的收益周期相对较长。
经调研,制约管竹村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有三:
产业能级偏低。养蜂、尾参等产业停留在“散户经营”阶段,缺乏深加工企业支撑,产品附加值不足;品牌影响力弱,销售依赖传统渠道,电商平台运用不足。
旅游开发滞后。景区配套缺失,天然泳池群、大峡谷等景点无安全防护设施,瑶族村落接待能力有限(无民宿、餐饮等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旅游规划、运营管理团队,宣传手段单一,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运用不足。
人才空心化突出。全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超60%,留村劳动力多为老人和妇女,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田秀才”严重短缺;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当前,管竹村特色产业已形成初步规模,但仍面临多重发展瓶颈。在产业发展方面,蜜蜂养殖与尾参种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产业整体仍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产品以初级形态直接销售,深加工环节缺失导致附加值较低。如何突破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壁垒、构建系统化的文旅开发模式、建立人才返乡长效机制,已成为管竹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作者:邵一乐 刘涛 蒋坤洋 来源:自行撰写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