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聆听党员初心史,走访院舍敬老情。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对话老党员 聆听岁月声
首站,来到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吴界丽家。推开斑驳的木门,墙上“优秀共产党党员”的奖状依旧醒目。阿婆回忆难忘故事,讲述全村村民搬迁,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就靠肩挑手扛行李,村民们安全撤离,全村人都落泪了。”队员们边记边问,用摄像机录下老人眼角的泪光,桌上的笔记本已写满半本。在疫情期间吴界丽也不忘自己党员身份,协助村委做好宣传工作,每次组织活动都带头参加。他们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用“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丈量人生,把个人理想深深镌刻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最后吴界丽鼓励现在大学生别惧试错,莫负时光,让青春在奋斗里绽放最亮的光。

图为粤农文创突击队对话老党员吴界丽的合照。通讯员 林怡君 摄
重温奋斗史 传承红色情
在第二位老党员林日彬家,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林爷爷为人老实,在村里受大家尊敬。这位老党员读书毕业完早期在珠海工作做生意,创业失败后回到村里发展农业,为乡村事业助力。回顾往昔,在艰苦岁月里,为了守护群众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穿梭在危险前线;扎根基层,带领乡亲们克服重重困难,在贫瘠土地上开辟出致富之路。在村书记的带领下蛟溪村这个人口3千多人的小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责任的重量和奉献的纯粹。这些老党员是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引领者,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新一代党员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续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

图为粤农文创突击队记录老党员林日彬的过往事迹。通讯员 林怡君 摄
 敬老送温暖,探访夕阳情
下午三点,蝉鸣聒噪,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的队员们拎着清洁工具,准时来到镇上养老院。阳光炙烤着地面,却挡不住他们袖口挽起的干劲,红色的志服在白墙灰瓦间成了流动的风景。院子里落叶与碎石混杂,队员们几人一组,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汇成节奏。有人蹲身拔除墙角杂草,有人踮脚擦拭长廊窗沿,汗水顺着额角滴在青石板上,转瞬被晒成水印。老人们坐在屋檐下张望,眼角笑出的皱纹里满是暖意。突击队员们提着新鲜的苹果和香蕉去拜访老人们,老人们颤巍巍地围拢过来,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抚摸着圆润的水果,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温柔的光。临走前,突击队的小伙伴们和老人们站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合影,镜头定格下老人们灿烂的笑容,那一瞬间,温暖与爱意在每个人心间流淌。

图为粤农文创突击队给敬老院老人送水果。通讯员 张泽广 摄
 守初心永驻,传大爱长存
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对话老党员与拜访敬老院,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与人文动能。老党员以奋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村民奋进共识,敬老院关怀行动完善乡村养老服务,释放劳动力。二者协同营造尊老崇德乡风,厚植乡村文化底蕴,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同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乡村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精神与民生根基,既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又传递社会温暖,弘扬敬老美德。大家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担当,未来将继续践行公益,让关怀与敬意化作实际行动。

图为粤农文创突击队员与敬老院老人合照。通讯员 张泽广 摄
 
作者:洪津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突击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智慧助老e路,安全护老同行”  ——银龄智援青年实践团
  • 科技赋能,解码现代炮制匠心    在普光镇龙森药业现代化车间,队员们化身“实习药工”。质量
  • 时代呼唤英雄,边疆铸就华章
  • 时代呼唤英雄,边疆铸就华章
  •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追溯兵团记忆,共赴红色征程”寻访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3团边境警务站,聆听民兵班长
  • 三下乡 2025-07-09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护鸟营”暑期实践团开展东安鸡养殖调研活动
  • “金小益”志愿服务队助力“为爱而行,快乐成长”夏令营温情启幕
  • 怀化学院“药香青苗”实践团邀请专家助力麻阳肉牛养殖产业升级
  • “药香青苗”实践团走进楠村村:播撒民族团结种子,点亮 爱国赤子之心
  • 外国语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 青衿结对传薪火 童梦同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