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国家、对少数民族个体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民族学生的心灵深处,2025年7月2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推普润疆”实践队分别通过多语种学习与趣味运动会的形式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二团的孩子们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在欢乐互动中扎根,让家国情怀在真情表达中传递。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西外青年以语言为桥连接心灵,在服务基层中谱写青春担当。
启航多语:探索多语界,童声连世界 “推普润疆”实践队将语言的种子播撒进石河子市一四二团。他们充分发挥外语院校专业优势,为当地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球语言之旅”。课堂伊始,团队成员们通过图片、视频和趣味故事,勾勒出韩国、印度、日本、法国以及英语国家的独特风貌。孩子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了一幅更为辽阔的画卷。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原本陌生的异国问候语,在队员们耐心的示范和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跟读中,渐渐变得熟悉。孩子们仰着小脸,眼神专注,努力模仿着老师的发音。团队成员还向孩子们教授了“我爱中国”的各国语言,当不同语言的“我爱中国”最终汇成一片响亮的童声合唱时,澎湃的爱国情感在小小的活动室里回响。这堂特殊的多语课,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了世界的多元,更在幼小的心灵深处镌刻下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恋。
红色知识学习:多元形式展爱国情 “推普润疆”实践队通过红色教育课堂、经典诗文诵读、红歌传唱、观影等形式,将普通话推广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活动创新“推普+思政”模式,通过多元形式融合普通话推广与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教育课堂以“延安精神与兵团精神的传承”开讲,结合南泥湾大生产、石河子屯垦故事,阐释两种精神的核心内涵与一脉相承,引导孩子们感悟先辈品格。马宝亮同学带领小朋友朗诵《沁园春·长沙》、阅读《年轻的城》,在规范发音中传递革命情怀与乡土热爱。小朋友们合唱《歌唱祖国》,以普通话凝聚爱国情感。最后,实践队组织孩子们观看电影《八佰》,了解了抗战历史,让红色基因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田。
赛场飞扬展活力,普语声声聚人心 “推普润疆”实践队别出心裁,将普通话推广融入趣味运动会,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欢乐交织的盛宴——“普通话传声筒”“你比划我猜”“组词大比拼”“绕口令接力赛”等趣味游戏轮番登场,点燃了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这场运动会,意义远超游戏本身:在“你比划我猜”和“传声筒”的欢笑互动中,孩子们放下了对说普通话的拘谨与害羞。为了传递信息、赢得比赛,他们自然地张开嘴,努力模仿标准发音;“组词大比拼”瞬间拓展了孩子们的词汇库,大家争相开动脑筋;“绕口令接力赛”则成为一场“舌尖上的挑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有效提升了词汇积累、语言组织能力和发音的清晰度、准确性。学习,从未如此有趣!这场充满童趣的推普运动会,用欢笑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用游戏点燃了学习的热情。它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自信,更在乡村大地播下了语言文化的希望之种,为乡村振兴的未来贡献了一份独特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