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助力农村产业激发创新活力。7月23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红炉薪传,‘饼’承食安”社会实践团队赴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田秀才合作社与山东新石器有限公司,深入探寻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创新模式。
上午,实践团成员怀揣着热忱与期待,抵达兰山区“田秀才”合作社。在这里,一场关于黄瓜产业的深度调研有序展开。通过与合作社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黄瓜的收购流程、生产标准以及销售渠道等关键信息,掌握了黄瓜从田间地头走向市场的完整链路。同时,实践团成员们精心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将目光聚焦于黄瓜种植大户,全方位剖析其种植规模、种植技术、品质管理举措以及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对策略等诸多核心要素,为后续分析当地黄瓜产业发展现状积累了详实的一手数据,该地“种植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也为当地煎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
(图片为种植户给实践团成员讲解种植技巧 周津羽摄)
(图片为实践团成员采摘黄瓜 周津羽摄)
带着对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思考,团队紧接着前往王小饼公司(山东新石器农业有限公司)。一进入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其 “两地一园” 独特生产布局,这种模式巧妙整合资源,实现产业协同共进。深入了解后,团队成员们被公司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深深吸引,该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产品展示区,从传统煎饼到益生元煎饼的演变历程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迭代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益生元煎饼的推出,既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又彰显了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前瞻性和专业性。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得知公司始终将节约资源、践行社会责任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这份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成员。
(图片为王利平书记给实践团成员讲解公司简介 周津羽摄)
(团片为实践团成员与王利平书记合影 周津羽摄)
下午,实践团走进汪沟镇双山前村火龙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种植户朱大爷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火龙果的生长周期、种植技术和采摘园的经营方式。朱大爷表示,通过采摘园模式,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果实,这种模式有效提升了火龙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随后,实践团来到蓝雪皇后蓝莓种植基地,该基地采用进口无土盆栽技术和纯净水灌溉,精准控制养分和水分,使蓝莓果实清甜爽口、风味独特,这种先进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调研,将火龙果和蓝莓的独特风味与非遗传统煎饼相结合,增加了煎饼的口味,这种融合不仅为传统煎饼注入了新活力,也为火龙果和蓝莓等当地特色水果拓展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产业价值的提升和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
(图片为红龙果种植户给实践团成员讲解采摘火龙果技巧 周津羽摄)
(图片为蓝莓种植户给实践团成员讲解蓝莓种植技术 周津羽摄)
随后,实践团深入探访了颜家埝村的“千藤有机农场”。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被有机农业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农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有机种植的理念、技术以及对提升煎饼品质的重要意义。他们了解到,有机种植的葡萄不仅口感更佳,而且富含更多的营养成分,为煎饼的生产提供了更加优质、健康的原料选择。实践团成员们还亲自参与了有机葡萄的采摘过程,深刻体会到有机农业对煎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图片为种植农户给实践团成员讲解葡萄品种 周津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