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凝聚民族情感的纽带。7月9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七色花支教团于江西于都罗坳镇杨梅小学开展的暑期夏令营中,“推广普通话”活动始终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在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
普通话:联结心灵的民族同心密码
在多民族共居的中华大地上,当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能用同一种语言畅谈理想、分享智慧,文化的交融便有了最直接的载体,民族的向心力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正如在支教团的课堂上,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们用普通话共读红色故事、共话科学奥秘、共绘未来蓝图,那一刻,语言的力量超越了地域与习俗,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悄然融入心田。
于都红土地上的“语言接力”
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曾见证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而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如今,这片红色土地上,普通话的推广正续写着“团结”的新篇章——它让乡村的孩子们能更顺畅地接触广阔世界的知识,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共荣,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在清晰的表达与深刻的理解中逐步实现。
推广普通话,是一场需要代代接力的“语言长征”。它关乎个人成长的宽度,更关乎民族发展的高度。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普通话为桥,拉近心灵的距离,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让每一个声音都能被清晰听见,让每一份梦想都能在共同的语境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