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力量暖桑榆,红色薪火照乡村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
【鲁山县2025年6月23日电】"您看,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养老金认证,不用再跑镇上了。"在鲁山县张庄村,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正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社保系统。这是该校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心暖桑榆,爱育青衿"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的一个缩影。为期两周的活动中,32名师生通过"红色教育+民生服务"双轮驱动模式,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发放资料300余份,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活态传承
         在抗日英雄王大爷家中,志愿者们不仅送来了米面粮油,更用手机记录下老人讲述的"夜袭敌军仓库"战斗故事。"这些口述史料将制作成电子档案,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队长岳明飞介绍。在红色纪念馆,团队创新采用"文物会说话"情景剧形式,通过一盏煤油灯引出刘邓大军"挑灯夜战"的革命故事,引得参观群众纷纷驻足。当地文旅局负责人点赞:"这种沉浸式讲解,让红色历史真正'活'了起来。"
         适老化服务显温度针对农村老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团队设计"方言政策讲堂",将晦涩的社保条款转化为"种地收入对比"等接地气的案例。78岁的李奶奶在志愿者帮助下,首次查到了自己的医保报销记录:"闺女讲得清楚,我这心里也亮堂了!"活动现场设置的"算账对比表"更直观展示参保收益,成功推动12位老人办理养老保险。
心理关爱润物无声
         在梁洼镇小学,"情绪魔法师"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志愿者们通过"呼吸气球操"教孩子们调节情绪: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简单的动作让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当孩子说'生气时想跑步',我们就把这个方法放进他的专属锦囊。"心理专业队员张晓雨展示着五颜六色的"情绪调节锦囊"。校长反馈,这些实用技巧已被纳入校本课程。
该院党总支书记表示,此次活动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机统一。据悉,服务队将持续跟踪社保办理、心理健康等后续需求,让帮扶真正落地生根。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