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理工学院薪传实践队走进烟台市乐炁古琴工坊,开展了一场以“古韵薪传·弦上知音”为主题的古琴文化研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沉浸式体验古琴之美
活动当天,古琴工坊内琴声悠扬,氛围庄重典雅。实践队员们身着统一印有“薪传”字样的白色T恤,围坐于古色古香的琴桌旁。乐炁坊古琴工坊孙老师以《古琴艺术与文化传承》为题,从古琴的历史沿革、演奏技法到文化内涵,为学生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她指出:“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承载着千年文人精神的载体,通过琴曲中的旋律与意境,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理论教学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从调音校弦到指法练习,学生们在古琴上拨动琴弦,尝试演奏《沧海一声笑》《青花瓷》等经典曲目。初次接触古琴的实践队成员同学表示:“古琴的音色比想象中更空灵深邃,每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故事,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互动交流促传承,青年学子共话文化担当
在互动环节,实践队员们与古琴非遗传承人张老师展开对话。围绕“如何让古琴艺术走进当代青年生活”的话题,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古琴的传承需要创新表达方式,比如结合现代音乐元素或数字化传播手段,让年轻人在参与中产生共鸣。”实践队队长陈同学则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学习古琴技艺,更要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通过校园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门艺术。”
活动尾声,实践队员们与工坊师生共同演奏合曲,琴声与掌声交织,为研学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乐丞坊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探索更多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以琴为媒,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是烟台理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深入非遗工坊、文化基地等场所,开展沉浸式学习,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实践队指导老师刘老师表示:“古琴研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正是当代青年成长所需。”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高校与社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供了典范。通过搭建实践平台,青年学子得以在亲身参与中触摸历史脉络,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未来,烟台理工学院将持续探索更多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通讯员 国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