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 杏茶
  • 小时候,家里用过一个名叫杏茶的保姆,浙江诸暨人。她的叫做杏茶的名字,令我很难忘。
  • 2025-09-13 关注:0
  • 三月阳光
  • 三月阳光
  • 料峭春寒的三月间,太阳偶尔露脸,庙埕上有两个老人在曝日,他们静静地坐在张开的椅子上,一动都不动地,似乎害怕一动就会把阳光抖落了
  • 2025-09-13 关注:0
  • 祖父的花园
  • 祖父的花园
  •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2025-09-13 关注:0
  •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
  • 2025-09-13 关注:0
  • 听听那冷雨
  •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 2025-09-13 关注:0
  • 清欢
  •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 2025-09-13 关注:0
  • 七位散文大家笔下的春游美景
  • 七位散文大家笔下的春游美景
  • 到西湖时,微雨。拣定一间房间,凭窗远眺,内湖、孤山、长堤、宝淑塔、游艇、行人,都—一如画。
  • 2025-09-13 关注:0
  •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 2025-09-13 关注:0
  • 遥远的怀念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部出了一个绝妙的题目,实在是先得我心。我十分愉快地接受了写这篇文章的任务。
  • 2025-09-13 关注:0
  • 故乡行
  • 除了爱情,故乡也应算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当作者以自己的童年和家庭为素材创作的时候,总会把故乡作为背景
  • 2025-09-13 关注:0
  • 萧红笔下的那条河
  • 萧红笔下的那条河
  • 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女作家萧红曾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呼兰河传》。
  • 2025-09-12 关注:3
  • 与林徽因同窗的阿婆
  • 春节期间,父亲从家里翻出一张老照片,是阿婆和林徽因的合影,她们曾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窗。
  • 2025-09-12 关注:2
  • 谁能为我叙相思
  • 亲情、乡情、中华情──多么纯真的感情啊!无论你身在何方,总也摆脱不了。这也许是流淌在我们中国人血液里世代不变的“遗传基因”。
  • 2025-09-12 关注:2
  • 我的父亲节·母亲节
  • 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初衷,是子女向母亲、父亲表达拳拳孝心和感恩尊敬之情, 铭存那份温暖与亲情。
  • 2025-09-12 关注:4
  • 风
  •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
  • 2025-09-12 关注:3
  • 端午的鸭蛋
  •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 2025-09-12 关注:4
  • 散文语体《离骚》
  • 二十世纪曾出现过不少版本的“今译”。几乎所有的今译都采用了诗体,但遗憾的是,楚辞和现代诗之间的“韵味系统”完全不同
  • 2025-09-12 关注:4
  • 朱佩君散文小辑
  • 母亲的电话
  • 其实,我很害怕听到母亲的电话,尤其是晚上,尤其是深夜。
  • 2025-09-12 关注:3
  • 凤凰吟
  • 在农历二月的细雨中踏进凤凰,注定凤凰似一位细眉低首的女子,在陌生的远处痴痴等我赴约。
  • 2025-09-11 关注:1
  • 故乡的吃食
  • 故乡的吃食
  • 北方人好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和精致,菜品味重色黯,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不过寻常百姓家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所以
  • 2025-09-11 关注:3
  • 漂流的紫砂壶
  • 春天,我刚离开视觉柔和的陶都宜兴,就来到触感硬性的荒漠峡谷,随孩子开始了美国66号公路自驾游。
  • 2025-09-11 关注:3
  • 黑龙口
  • 从西安要往商州去,只有一条公路。冬天里,雪下着,星星点点,车在关中平原上跑两个钟头,像进了三月的梨花园里似的
  • 2025-09-11 关注:3
  • 月与秋
  • 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晚,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
  • 2025-09-11 关注:2
  • 洱海的秋江花月夜
  • 洱海的秋江花月夜
  • 不相信自己去过洱海。不相信世间原有洱海。不相信洱海竟有不似人间宛如仙境的绝色美景。
  • 2025-09-11 关注:3
  • 吟月杂说
  •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多少咏月的诗篇,和月光一起荡漾在中国人的心头。
  • 2025-09-11 关注:3
  • 父啊,我的父啊
  •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回到北京,我也病倒了,连着烧了好几天。迷迷糊糊中,脑子里全是父亲生前的样子。
  • 2025-09-11 关注:4
  • 大雨将至
  • 他们说人人都需要保护 他们说人人都会沮丧 然而我发誓我看到我的影子 在高墙之上的某个地方 我看到我的光芒出现 从西面一直闪耀到东面
  • 2025-09-11 关注:2
  • 梦痕
  • 梦痕
  •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
  • 2025-09-10 关注:3
  • 母亲的泪光
  • 母亲的泪光
  •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又五,身体还算硬朗。身在京城的儿子很惭愧,一直没能给个舒适一点的地方容她老人家安度晚年,所以母亲一直在我江苏老
  • 2025-09-10 关注:4
  • 远方的理想
  • 一个人,如果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 2025-09-10 关注:2
  • 谈风格
  • 一个人的风格是和他的气质有关的。布封说过:"风格即人"。中国也有"文如其人"的说法。
  • 2025-09-10 关注:5
  • 我从未自问“我的歌是文学吗”
  • 水乡的时光
  • 海珠湿地公园对外开放有一段时间了,偶有听到过一些赞美之词,心里就一直惦记着去。难得今年得了机缘,便兴致勃勃如约前往。
  • 2025-09-10 关注:3
  • 小红门
  •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
  • 2025-09-10 关注:3
  • 那些历久弥香的经典散文
  •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 2025-09-10 关注:2
  • 狐石
  • 狐石
  • 我想,这世上的相得相失都是有着缘分的,所以赵源在显示它的时候,我开了口,他只得送与了我。
  • 2025-09-10 关注:3
  • 漫谈过年
  • 我这一辈子,经过几个朝代,也已经过了八十几个“年”了!时代在前进,这过年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
  • 2025-09-09 关注:6
  • 过去的年
  •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
  • 2025-09-09 关注:2
  • 过年的厨房
  • 我当然是厨房革命的拥护者,看着今天的厨房,想想十年二十年前,你一下子就明白生活里发生什么了。
  • 2025-09-09 关注:1
  • 朋友
  • 朋友
  •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锣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
  • 2025-09-09 关注:2
  •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
  • 2025-09-09 关注:2
  • 春天的一道分水岭
  • 每当二婶让虎哥去村外的田野里连根拔一些开花的荠菜回家时,我就知道“春分”到了。
  • 2025-09-09 关注:3
  • 二月兰
  • 二月兰
  •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
  • 2025-09-09 关注:1
  • 这是乡愁么? 当然不是
  • 大概是在去年,就在春节前,有一位记者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有关“乡愁”的事,他说他要做一个关于“乡愁“的版面。
  • 2025-09-09 关注:2
  • 学书漫谈
  •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 2025-09-09 关注:2
  • 困厄中的光芒——平生功业说东坡
  • 九百多年后的一个傍晚,我来到儋州中和镇外靠近黎族村庄的东坡书院。海边夕阳斜照着黑灰色的断垣残壁,载酒堂门头写着“海外奇踪”,岁
  • 2025-09-08 关注:4
  • 飞入芒花
  • 飞入芒花
  •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劈砍香蕉树多汁的草茎,然后把剁碎的小茎丢到灶中大锅,与锼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 2025-09-08 关注:2
  • 小雨入端午
  • 小雨入端午
  • 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
  • 2025-09-08 关注:5
  • 父亲和他的诗
  • 父亲六十六岁生日时,我曾为他塑过像,那是六年前的事了。
  • 2025-09-08 关注:4
  •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 2025-09-08 关注:4
  • 写给未来的自己
  • 写给未来的自己
  •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 2025-09-08 关注:4
  • 大地
  •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
  • 2025-09-08 关注:5
  • 春天,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 铺开的稿纸在镇尺下枯寂。风在远处停下翅膀。它在栖息,它在等待,等待一朵空灵的雪花润笔。
  • 2025-09-08 关注:2
  • 清和清明,正是人间销魂时
  • 由于寒食、清明相距甚近,人们逐渐将扫墓的习俗延至清明,文人墨客们也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并提
  • 2025-09-08 关注:4
  • 香椿树
  • 香椿树
  • 入冬了,好友张君从郊区给我带来几把香椿芽,说这都是塑料大棚里种的,新鲜的很。
  • 2025-09-07 关注:3
  • 爸爸出差时
  • 我第一次看到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什么时候?应该是1994年,我的记忆有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儿子出生不久。
  • 2025-09-07 关注:4
  • 一个人的车站
  • 经常一个人坐火车。有时候是出差,更多的时候是回家。
  • 2025-09-07 关注:3
  • 闽人与海
  • 中华上古奇书《山海经》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文字洗练而充满了神秘的想象。
  • 2025-09-07 关注:4
  • 祖母的季节
  • 祖母的季节
  • 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那捆粽叶,很像是雨声。
  • 2025-09-07 关注:3
  • 藕荷色
  • 她被老同学们动员很久,才加入了同窗微信群,但她基本上只是浏览别人的微信,自己极少回应发言,表情包不会用,音频对话罕有响应,视频
  • 2025-09-07 关注:2
  • 迟暮
  •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
  • 2025-09-07 关注:4
  • 煮雪
  • 煮雪
  • 这是一个极度浪漫的传说,是多情的南方人想出来的,传说北极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便凝成冰雪,对方听不到,只好慢慢烤来听。
  • 2025-09-07 关注:2
  • 记春节
  • 记春节
  • 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
  • 2025-09-07 关注:2
  • 早春的黄花
  • 早春的界限难把握,它晃荡摇摆,正像瓦檐上的一根草——有几天,或快雪时晴,阳光使万物焕发生机;又几天,不意它转为了满脸阴沉的倒春
  • 2025-09-07 关注:3
  • 秋天的心
  •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2025-09-06 关注:3
  • 春花依然盛开
  • 在我的故乡大兴安岭,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含有福禄寿喜字样的春联,依然在门楣左右对称地做着千家万户的守护神
  • 2025-09-06 关注:3
  • 有你会平安
  • 没有好父母,哪来的好儿女?没有好儿女,哪来的好家园?
  • 2025-09-06 关注:2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春节前一个月左右,订好了高铁票和机票。计划是先高铁到合肥,待几天,再飞机回保山。
  • 2025-09-06 关注:4
  • 天会早早暖起来
  • 今年春节是在“四九”里,俗话说,三九四九冻死人。今年的天气不冷,进了三九也就冷了几天,虽下了大雪,但随后太阳一出大地一片洁净。
  • 2025-09-06 关注:3
  • 会飞的老鼠
  • 大年三十夜,我是陪属鼠门槛的老母亲在乡下窑洞里度过的。睡在热炕上,母亲又说起旧事。
  • 2025-09-06 关注:4
  • 蓝天下的祥云
  • 蓝天下的祥云
  • 从去年腊月到今年春节的假期,一直都是好天气,虽说有过一两天阴云,下过一场小雨,但时日很短,一直都是丽日晴天。
  • 2025-09-06 关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