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文达学子三下乡:青春助力,智慧助农

发布时间:2024-07-16     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按照学校暑期三下乡统一安排部署,7月3日-7月9日学校智能制造学院积极组织以“青春助力,智慧助农”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双河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暑期调研、实地走访、志愿服务等形式,让我院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传承宣扬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调研民情 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发展情况,并与双河村村委书记冯伟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团队成员就当地助农产业、红色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还参观了当地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见证了双河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


寻访红色足迹 追忆峥嵘岁月

为缅怀革命先烈,致敬革命历史,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陈义乐的带领下,前往六安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和红军纪念堂进行参观学习。纪念馆内,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让团队成员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烈士名录墙前,团队成员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此次参观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历史的重要性,更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躬耕学习农事 实践探寻真知

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种植园,亲身体验助农生活。当地村书记冯伟书记表示,近几年金寨县双河镇双河村为了推进乡村振兴,以土地托管为契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实践团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进行猕猴桃堆肥和玉米大豆的复合种植,与此同时还帮助村民清扫蚕簇,方便下一批蚕宝宝上簇结茧。并且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当地种植园与村民的讲解进一步了解了猕猴桃、吊瓜等多种植物种类和农作方式,了解到了当地特色黄色猕猴桃可以进行酿酒产业,吊瓜全身都是宝,不仅瓜子可以做成吊瓜子,皮和根可以入药。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农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同时,团队成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提出了机械与农业相结合的合理化建议,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走访基层党员 汲取前行力量

实践团队还专程拜访看望了当地一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罗资禄,罗老虽已73岁高龄,但精神矍铄,他向团队成员讲述了自己守卫西藏边防的感人故事。罗老的英勇事迹和顽强意志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学习罗老这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队员们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队员们的眼界,了解了当地乡村的民生民情。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队员们也渐渐地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纷纷表示未来有机会将会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上去,不断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周桃桃    来源:“青春助力,智慧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三度芬芳爱传承——山东理工大学顾福洋连续三年的不渝坚守
  • 石河子大学学子赴第八师63社区教育关爱社会实践团开展应急标识科普
  • 暑期社会实践丨探索环太湖乡村,构建乡村振兴框架——灵°团队在环太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实施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以青春之色点亮乡村教育之火
  • 探索音乐世界:乡村孩子的奥尔夫音乐之旅
  • 金穗映日辉,铁骑犁云开——共绘农机合作社新蓝图
  • 西南学子三下乡: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