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赋能,培“根”厚“基”,与中方县基层干部群众共话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21 阅读: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发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激发青少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7月15日下午,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听见选调“声”调研团来到怀化市中方县,与桐木镇、花桥镇、泸阳镇基层领导干部以及选调生代表一同前往当地乡村振兴产业一线进行考察。
特色产业结硕果
实地考察首站,调研团与中方县选调生代表来到桐木镇桐坪村,在华汉茶叶山庄追忆知青岁月,观赏茶山风貌,听茶庄主诚挚表达对乡村建设人才的渴求。深入桐坪村,团队成员先后参观考察了“最美庭院”、“美家美妇”示范户等示范点,感受整洁有序的乡村治理风貌。据悉,该村已荣获“怀化市和美村庄”的美誉,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随后,调研队伍来到至大松坡村。这里是享有盛名的“湘珍珠”葡萄的核心产区,广袤的葡萄园绵延超过3500亩,被誉为“中国南方的葡萄沟”。凭借生态宜居的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大松坡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家园先进村”及“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殊荣。当地乡贤为调研团队成员们热情介绍了特色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葡萄产业种植与销售的困境以及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改善。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调研团队也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累累硕果,深切感受到了农业、农村、农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蓬勃生机与希望。

图为大松坡村乡贤向调研团介绍当地葡萄产业 乡贤返乡促发展
实地考察第二站,调研团队一行来到花桥镇花桥村。在花桥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家喝的瓶装水是由当地乡贤回乡投资建厂,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而生产的矿泉水。怀化学院驻花桥村工作队队长补爱军表示:“乡贤回乡投资支持家乡发展在花桥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村民幸福感。”
随后,活动步入深度交流环节,各村镇选调生代表及当地基层领导干部与听见选调”声“调研团成员们围坐一堂。同学们热情细致询问了选调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一线所遭遇的挑战与心得,选调生们则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并慷慨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悟与宝贵经验。这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投身这一伟大事业的热情。经过此番交流,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开阔了视野,更坚定了他们未来报考湖南选调生的决心,矢志建设“大美湖湘”,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图为调研团队深入交流现场
三产融合促振兴
实地考察第三站,调研团队全体成员来到了被誉为怀化东大门的泸阳镇。近年来,泸阳镇积极响应中方县农业发展的“一二三四五”战略蓝图,聚焦精品水果、中药材及优质水稻三大支柱产业,同时依托园区内企业的力量,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在金土地艾叶公司,深入学习了该公司如何成功构建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的艾叶产业生态体系。随后,调研团队到达丰谷蓝莓基地,在参观蓝莓种植区、观摩产品深加工流程、并亲自体验农产品采摘的过程中,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了产业振兴为乡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活力与潜力。最后,调研团队抵达大风车田园实践基地,共同探索了农旅融合这一创新模式如何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农旅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更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为调研团队在蓝莓种植基地体验精品水果经济
经过此次“三下乡”实地调研,团队师生不仅见证了基层干部群众扎根一线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对于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发展有了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清晰认识到乡村振兴事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产业兴则乡村兴,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凝心聚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听见选调“声”调研团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嘉文
图:计算机学院 易炯州
审核老师:贺治方
作者: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嘉文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无偿献血传递爱心
- 本次活动深入乡村,传递献血知识。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将献血知识和理念带入偏远乡村。每年暑期,我们都会组织志愿
- 大学社会实践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