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护海洋生态,赴大美蓝海

发布时间:2024-07-23     阅读
为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水养殖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海水养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2024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当地海水养殖产业现状以及相关海水养殖污染防治措施,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当天上午,实践队员前往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院工作人员热情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以及具体工作内容。实践队员了解到,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组织实施了栉江瑶、解放眉足蟹等地方特色品种的繁育与养殖科研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进行了全国首次海洋异尾类增殖放流。在参观途中,工作人员反复对实践队员说道:“鱼类繁育和养殖的重担就要交给你们这一代年轻人了。”可以说,研究院已经做到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实践队员通过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将日照市海水养殖业与其他沿海发达城市的海水养殖苗种业对比发现,日照仍处于初级阶段和粗放状态,产品层级较低,并且发展相对不平衡,离全面现代化种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规模小、投入不足、品牌创新弱、人才缺乏、品种退化等问题。于是,实践队员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发展现状,向工作人员提出有关海水养殖种业的建议,得到了当地工作人员的广泛认可。
在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实践队员起身前往位于涛雒镇的日照农发集团禹海红旗现代渔业园区养殖车间。园区经理赵先生热情地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水产养殖场,了解养殖场的工作流程以及养殖鱼种。“这一池是鞍带石斑鱼,最大的有80多斤。旁边这些个头小的是珍珠龙胆石斑鱼,今年的销售价格一路涨……”说起这群“心尖宠”,赵先生眉眼里满是笑意。实践队员发现,这些鱼本都是来自南方的鱼种,可是这些鱼是怎么在北方生存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实践队员询问了赵先生。据他介绍,该养殖场采用了循环水养殖技术,每天只需要添加5—10%的新水。南方的鱼种在北方生长繁育正是得益于这种循环水养殖模式。实践队员发现在养殖车间的另一端,一块偌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种养殖参数。据了解,该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研发出“互联网+渔业”先进循环水系统工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实现养殖数据的透明化、智慧化。不过,实践队员也发现养殖车间的污水处理设施并没有实现智能化,且存在数量较少的问题,对于污水并不能进行透彻的处理,这威胁着周边区域的海洋生态。对此,赵先生表示已经重视起这部分环节,将会加大投资力度。
走出养殖场,实践队员前往日照市阳光海岸带,开展了捡拾垃圾以及游客环保意识采访活动。实践队员分工明确,两三人一组,一组前往沿岸拾取各类垃圾,另一组负责对海边游客进行访谈。在对海滩环卫工人的采访中,实践队员得知,海滩上的垃圾主要由游客遗留,沙滩沿岸已经配置了垃圾桶,但是游客环保意识较弱,且通常不会随身携带垃圾袋,并不能很好地做到“人走垃圾不留”,甚至还有小部分垃圾由海浪冲上海滩,对于海洋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实践队员通过发放宣传册和海报让游客们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保护海洋生态的热情。实践队员认为,要想真正解决海洋环境问题,必须要全民参与,海洋环保宣传的力量不容小觑。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日照市渔业养殖发展现状,同时将会积极思考渔业养殖与海洋生态保护相融合的新措施新途径,为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小海螺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推普筑梦,共谱新画卷
  • 推普筑梦,共谱新画卷
  • 2024年7月23日,“爱在武乡”志愿服务队于武校继续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7-23
  • 筑梦演讲培训,点亮自信之光
  • 池州学院商学院实践团赴翠屏苑社区探索“科普宣讲+社区实践”新模式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