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为文旅添彩,文旅发展促生态长青
发布时间:2024-07-23 阅读:
为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文旅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2024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日照阳光海岸、海昌海洋探索馆及周边旅游景区,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生态保护和文旅产业融合现状,促进二者深度融合。
生态保护:文旅发展的绿色引擎
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阳光海岸风景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和丧失生态功能的养殖池,生态环境堪忧。近年来,在“生态立市”战略的指引下,通过一系列红树林栽种、海滨湿地修复、沙滩修复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重新焕发新生。在和景区的管理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日照市先后建立了11个各类海洋类保护区,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对海洋生态进行全方位保护。
实践队员们还注意到海滩上有许多志愿者正在捡拾海滩上游客遗留的垃圾。“我们都是在政府的宣传号召下自己发动的志愿服务,看着咱的海岸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有干劲!”志愿者刘阿姨高兴地和实践队员们介绍到。近年来,日照市致力于加强公众对海岸生态修复工程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公众参与工程的实施和监督。通过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一大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加入共同推动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的行动中来。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日照市将休闲旅游需求与海洋生态保护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推出多样化的文旅产品。阳光海岸绿道作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原貌保留了松林、沙滩、礁石和湿地资源,不仅串联了万平口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沙滩岸线景区,还配套了城市书房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亲海休闲的绝佳去处。
文旅发展:生态保护的催化剂
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日照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为海洋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日照市在推动文旅项目的同时,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致力于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在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沉浸式体验场景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让游客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也能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在海昌海洋探索馆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馆内有许多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知识普及专栏,如:海洋生态存在哪些问题、温室效应与海洋、赤潮的危害等等。讲解员王老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有许多中小学生会组织来到咱们探索馆组织研学实践,在馆内设置海洋生态环保知识的普及专栏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馆内还设置了许多智能互动设备,帮助体验者切身了解和体验海洋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海洋生态保护的知识普及融入文旅产业,不仅帮助游客们进一步提高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也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创新实践:共绘生态与文旅双赢蓝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生态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日照市不断创新实践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日照市积极开发海洋旅游项目,推动海洋旅游从观海向亲海拓展,规划海上旅游航线、开展海上夜游活动,将海上旅游与岸上旅游有机结合,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海洋之美。另一方面,日照市还加强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推动海洋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展望未来,日照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海洋生态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同时,日照市还将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文旅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旅游体验。
海洋生态为文旅添彩,文旅发展促生态长青。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与技能,同时积极思考文旅产业与海洋生态保护相融合的新措施新途径,为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员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海洋生态将为文旅产业增添更多光彩,而文旅产业的繁荣也将为海洋生态的保护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作者:小海螺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推普筑梦,共谱新画卷
- 2024年7月23日,“爱在武乡”志愿服务队于武校继续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支教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