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艺路童行”实践队在南浔区和孚镇举办了一场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创新课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当地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国际社会的倡议以及社会各界的期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宣讲课堂由实践队队员高恋汶、童佳瑶担任主讲老师。实践队的成员们通过宣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向孩子们普及知识的同时,利用丰富包括环保知识手册、植物盆栽、风力发电机等教学材料拉进孩子们与环境的距离,层层突出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
绿意启航:世界环境日的知识探索
活动初启,高老师通过有奖问答环保相关背景知识,巧妙地激发了小朋友们的上课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课堂上,小朋友们通过观看影像资料,即世界环境日宣传视频——只有一个地球,深刻感受到了地球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森林砍伐到海洋污染,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每一个画面都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图为课前准备。周诗琪摄
心灵触动:地球生态的严峻挑战
作为以“以水育人”为办学特色学校的学生,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十大环境问题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感受,着重向孩子们介绍了水污染。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生产实习实例展示,实践队员们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水污染的来源、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比如家庭污水的处理等,他们解释了清洁水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给排水系统中的节水技术的应用、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水资源回收利用来减少水污染和资源浪费,强调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而努力在下一代心中打下坚实的环保意识基础。
漆扇之韵:水的艺术与守护
此外,实践队员们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漆扇制作。水赋予了漆扇生命与灵感,每一件漆扇作品,都在诉说着水与人类文明的不解之缘,提醒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珍惜每一滴水,守护我们共有的蓝色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漆扇的美与意义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环保事业的积极参与。
图为上课场景。周诗琪摄
绿意传承:课堂结束,环保不息
课堂结束后,回答问题的孩子们获得了盆栽作为纪念品,以此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的队员们坚持以艺术等为媒介,亲近儿童、引领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植物盆栽在将会是他们心中的一颗绿色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未来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引导他们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
图为课后场景。周诗琪摄
据悉,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艺路童行”实践队将继续致力于环保教育,为培养更多具有环保意识的青少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