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开启心灵之旅,共筑成长梦想

发布时间:2024-08-31     阅读
       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的竹萌公益实践团从西华大学到达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此次三下乡活动由祝少丰老师亲自带队指导,历时6天半。这场旨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与心灵成长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热烈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仅让志愿者与乡村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知识与梦想的种子。
7月17日,团队提前一天抵达广元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被广元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期待。
  
(图1、2为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竹萌公益实践团合照,由团队成员马坤摄)
      在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迅速投入到教学场地的筹备工作中。他们首先与广元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确定了教学场地的具体位置和相关设施。随后,团队成员们对场地进行了细致的布置和检查,确保教学设备完善、环境整洁、安全有序。
      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团队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他们结合广元市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制定教学内容。 由团队成员姜汪涛摄)
 
7月18日
主题:开营仪式:破冰行动,拉近距离
      活动伊始,一场生动的开营仪式拉开了序幕。志愿者们以独特的艺名进行自我介绍,并佩戴特制的名牌,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通过统一的口号与拍手游戏,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放开了自己。紧接着,孩子们也勇敢地走上台前,用稚嫩的声音介绍自己,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图为小朋友们在踊跃举手介绍自己。 由团队成员胡娜娜摄)
 
活动一:创意折纸:激发想象,创造美好
      活动第一课,主讲人圆圆老师率先登场。圆圆老师展示了基础折纸技巧,并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折纸作品。从简单的纸鹤、纸船到复杂的折纸花园、动物乐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团队合作中,他们共同完成了大型折纸作品,体会到了集体协作的力量与乐趣。
(左图为团队合作胜利组,右图为小朋友的折纸作品。由团队成员谯媛媛摄)

活动二:思想引领:传承文化,培育品德
      下午的活动则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的思想引领。主讲人晨晨老师在“祖国旗帜在我心”活动中,引导孩子们通过抢答等方式学习了党旗、国旗、军旗、团旗和队旗的知识,了解了每面旗帜背后的故事与含义。在国旗升降台制作环节,孩子们亲手组装升降台,体验了滑轮的工作原理,更深刻地理解了国旗的神圣与庄严。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旗帜)                 (孩子们听的入迷)由团队成员刘翱宇摄
“三下乡”活动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与希望的种子。志愿者们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们成长,共同书写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7月19日
主题:快乐学习,身心成长之旅

活动一:快乐学习方案——“好记忆有方法”
      活动第二站 “好记忆有方法”主题活动由主讲人娜娜老师开展。通过介绍并实践多种记忆方法,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及图像记忆法,帮助学生们掌握高效记忆技巧,提升学习效率和兴趣。随后,我们进入了“玩出来的专注力”环节。通过《我说你拍》的拍手互动游戏和舒尔特方格挑战,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左为小朋友在学习记忆方法,右为志愿者在和小朋友玩游戏。由团队成员马坤摄)

活动二:身心成长,自信启航
下午的2点30分至4点,我们围绕“转变思维,人生更精彩”这一主题展开活动。通过“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故事接龙游戏,引导学生们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将坏消息转化为好消息,培养他们的乐观心态和创造性思维。4点至5点30分,我们迎来了“欣赏自己,我真的很不错”主题活动。通过“独一无二的树叶”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左为小朋友在认真画出自己的特点,右为志愿者在引导小朋友认识自己 )
由团队成员朱浩晨摄
 

7月20日
主题:“田园筑梦·书香缘聚”三下乡主题活动
      7月20日,我们满怀激情地启动了“田园筑梦·书香缘聚”三下乡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互动体验的方式,让乡村的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能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以及对阅读的热爱。

活动一:美丽家园我行动
     上午时段,我们精心策划了“美丽家园我行动”主题活动。在“美丽家园我行动”中,孩子们首先深入了解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身边的环境问题,如废气排放、非法挖掘等,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随后,垃圾分类教学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培养了他们的环保习惯。
(图为小朋友们在看垃圾分类的微课视频)  (图为小朋友在玩垃圾分类的小游戏)
由团队成员刘翱宇摄
 
活动二:书香缘聚
     下午时段,我们转向了知识的海洋,举办了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阅读活动。通过微课视频、故事赏析、朗读练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感受文字的魅力。通过阅读童话片段《雾来了》和《一朵红玫瑰》,孩子们不仅享受了阅读的乐趣,还学会了如何品味故事中的诗意和节奏感。活动最后,孩子们还完成了“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学习单,将所学所得内化于心。
(图为志愿者在和小朋友一起读书)        (图为小朋友在学习如何读书)
由团队成员姜汪涛摄
   
    总结:本次“田园筑梦·书香缘聚”三下乡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让乡村的孩子们在亲近自然、感受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对阅读的热爱。我们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陪伴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7月21日
主题:艺术与安全的双重盛宴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集艺术素养提升与安全意识培养于一体的“三下乡”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学习,让参与者在享受文化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和安全出行的能力。
活动一:“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引领孩子们踏上一场味蕾与文化的双重探索之旅。首先,通过轻松的提问环节,激发大家对中华美食的热爱与讨论,分享各自心中的美食瑰宝及其背后的故事。随后,深入解析中秋节的深厚文化底蕴,从古老的月亮崇拜到现代的团圆庆典,让传统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生。
     紧接着,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八大菜系”的广阔天地,通过视频展示和现场讲解,揭示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理解气候、物产与烹饪技艺如何共同塑造了中华美食的多样性。特色小吃的展示更是让人垂涎欲滴,从重庆的糍粑到上海的生煎,每一道小吃都是一段地方风情的缩影。
     最后,在“巧手捏美食”的手工活动中,参与者们用黏土创作出自己心中的美食作品,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创作中加深了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理解。
(图为小朋友的粘土作品)          (图为小朋友在书画各个地方的特点)
由团队成员胡娜娜摄

活动二:城市安全守护
      下午的活动聚焦于交通安全,以“一盔一带”为主题,通过科学原理的讲解和生动视频的展示,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带和头盔在保护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将从众心理与安全规则的角度出发,引导大家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意识,让“懂安全才更‘牛’,守规则才更‘酷’”的理念深入人心。
       
      结语:本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安全教育的深刻实践。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参与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同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7月22日
主题:家国颂扬·瓷绘墨韵
      在这个充满意义与活力的夏日,我们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知识传递,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欢乐与启迪。活动为期五天,围绕“瓷绘墨韵”与“家国颂扬”两大主题展开,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祖国的自豪。
 
活动一;书画最美汉字
      在“瓷绘墨韵”主题下, 主讲人小宇老师开展了“书画最美汉字”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汉字的世界,从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讲起,到书法名家的介绍,再到实践体验,让孩子们在墨香中感受书法的韵味,体验书写的乐趣。
(图为志愿者在教小朋友书法)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练习书法中)
由团队成员谯媛媛摄

活动二:家国颂扬:感恩与奉献
  “家国颂扬”主题则聚焦于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与志愿精神。志愿者们设计了“夸夸我的家乡好”的活动,通过展示家乡成就、了解长征知识、探寻传统文化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发展与变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夸夸我的家乡好》学习单的创作中,孩子们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在志愿者的讲述与引导下,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小朋友们在布袋上画着自己对家乡的印象。由团队成员马坤摄)
 

主题:结营仪式:收获与展望
      课程的最后一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结营仪式。在仪式上,孩子们纷纷分享了自己这五天来的收获与感悟。有的孩子说:“我学会了怎么写书法,感觉非常有趣!”有的孩子则表示:“我了解了家乡的英雄人物和红色景点,感到非常骄傲!”此外,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小礼品和积分兑换奖品,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图为在领奖的小朋友)                  (图为大家庭合照)
由团队成员朱浩晨摄

主题:三下乡课程结束后续:深入家访,共筑成长桥梁
     在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关心学生们的成长环境,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团队随即开展了家访活动。此次家访不仅是对活动的一次延伸,更是对学生们未来成长的一份深情关怀。
     家访过程中,成员们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详细询问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同时,团队成员们还耐心倾听了家长们对于孩子成长的期望和担忧,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家访。由团队成员刘翱宇摄)
     在家访中,团队成员们发现,尽管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有的学生家境贫寒,却依然坚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的期望;有的学生则来自农村,他们淳朴善良,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梦想。

(图为团队成员在家访。由团队成员姜汪涛摄)
      通过家访,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未来,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实践团队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温红色之旅,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三下乡”活动纪实
 
      活动的最后一天,炎炎夏日,志愿者们怀着对革命历史的敬仰和对乡村振兴的热情,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7月23日,以“重温红色之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翠云廊这片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的土地上圆满举行。
翠云廊,这片曾见证无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土地,在前两年也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他强调,我们要学习并传承这种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次“三下乡”活动,正是响应这一号召,组织青年学生重游翠云廊,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在翠云廊的古道上,青年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在简短的启动仪式上,领队祝少丰老师发表了动员讲话,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号召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翠云廊纪念碑。由团队成员胡娜娜摄)
志愿者们首先参观了翠云廊革命纪念馆。在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感人的革命文物,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为志愿者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了翠云廊的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他们向革命先烈们敬献了花圈,并默哀三分钟。那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他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夕阳西下,翠云廊的古道上留下了志愿者们坚实的足迹和青春的汗水。他们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仰和对乡村振兴的憧憬,踏上了归途。但相信,这次“三下乡”活动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

(图为团队成员在翠云廊的合影。由团队成员马坤摄)
(文稿: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坤、姜汪涛、刘翱宇)
(图片: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七彩假期竹萌公益实践团)
作者: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坤、姜汪涛、刘翱宇    来源: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竹萌公益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开启心灵之旅,共筑成长梦想
  • 开启心灵之旅,共筑成长梦想
  • 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的竹萌公益实践团从西华大学到达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此次三下乡活动由祝少丰老师亲自带队
  • 大学社会实践 08-31
  • 探秘幽谷得仙草,漫步乡间听鹅鸣
  • 2024年七月中旬,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梦启皋城队一行人乘车前往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与霍山县,探究当地企业如何实现特色产业带动周边乡
  • 大学社会实践 08-31
  • 民族团结美育小课堂:传承民族文化,以美培根铸魂
  • 七彩滇南|数字化分享:以“数”赋能,“智”引未来
  • 文化传情,青春闪“药”——厦门医学院师生赴三明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泰院学子三下乡:振兴乡村,千姿百”泰“
  • 泰院学子三下乡:走进示范乡村,发展文明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