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铁三处展馆:触摸铁道兵精神脉搏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一、雕塑徽章,精神初彰   
       踏入展览馆,“铺架劲旅”主题浮雕墙扑面而来。山脉为幕,铁道兵勘测、施工的身影凝固成永恒;轨道作线,老式列车与高铁动车“相遇”,串联起从战火硝烟到高铁腾飞的岁月。这不仅是历史场景复刻,更是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精神的具象化——从战火硝烟到和平建设,从蒸汽机车到高速动车,变的是时代与装备,不变的是开路先锋的担当。
       抬头,铁道兵徽章化为吊顶,“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随金属光泽沁入人心。这一方空间,以艺术之形构建起沉浸式“精神场域”,让实践团成员初窥铁道兵精神的原初形态:无畏、奉献与传承。
                 
                     
                                                                                                (图为铁三处展馆的雕塑  来源:铁脉薪传宣传部)
                                                                                                    
                                                                                                       二.功勋群像,英雄浩气

        深入展示区,铁道兵领导群体画像映入眼帘,他们高瞻远瞩,为铁道兵事业指引方向。而一等功、二等功展示区,每一位功臣都是一座精神丰碑。  
        雕像中李云龙在抗美援朝时拆定时炸弹的场景,尽显铁道兵的英勇无畏。战场上,他们不顾枪林弹雨,只为保障铁路畅通,让物资与人员顺利抵达前线。一等功臣刘长岭、二等功臣劈山开路女炮手胡清碧,或冲锋陷阵,或以专业技术助力胜利。朱德“人民铁军”的题词,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对铁道兵的肯定,是对他们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铁道兵精神的传承号召,让我们铭记这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荣耀与责任。
                                                     
                                                                                              (图为李云龙拆定时炸弹的雕塑  来源:铁脉薪传宣传部 )
                                                                                                         
                                                                                                           三.历史征程,精神永续     
        二楼呈现铁道兵波澜壮阔的历史。解放战争中,他们筑牢交通生命线,为解放事业提供坚实保障;抗美援朝时,面对敌机轰炸,打造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保障前线物资供应;援越抗美与自卫反击战里,不畏艰险,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  
        到1984年,铁道兵完成历史使命后撤编,但精神未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它们经历了工程局到"中铁"公司的转型升级,投身高铁建设、川藏铁路修建等重大工程。面对复杂地质与艰巨任务,延续拼搏精神,攻克技术难题,创造建设奇迹,精神随时代发展不断升华,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四.企业传承,精神焕新     
        三楼聚焦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承续着铁道兵意志,传承者铁道兵精神,日常工作中以铁道兵为榜样,抢险救灾时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地震后的道路抢修、洪水中的堤坝加固,他们凭借顽强毅力与专业技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传承并非简单模仿,而是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公司将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追求工作卓越,勇于技术创新。高铁建设中攻克技术难关,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市场竞争中凭过硬技术与良好信誉赢得认可。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企业前进的核心动力。

                                                       
                                                                                                       (图为铁三处后续承担社会责任记录  来源:铁脉薪传宣传部 )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马老师所言“这里展示的不过是当时的冰山一角,当时的条件更加艰难”不断在大家脑海中回响。实践团成员深刻意识到,铁道兵精神历经岁月洗礼,跨越时空界限,不仅是一段段可歌可泣历史的见证,更是推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引擎。此次探寻让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将把铁道兵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勇担时代使命,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图为铁脉薪传实践团成员合影  来源:铁脉薪传宣传部 )
 
作者:汤雨晨    来源:铁脉薪传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铁三处展馆:触摸铁道兵精神脉搏
  • 铁三处展馆:触摸铁道兵精神脉搏
  • 本网讯(通讯员 汤雨晨)为探寻铁道兵精神的时代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湖北一高校铁脉薪传实践团于7月2日下午1点15分走进十堰铁三处
  • 社会实践 2025-07-05
  • 入内蒙古推普架桥,融乡土同音筑童梦
  • 入内蒙古推普架桥,融乡土同音筑童梦
  • 在国家大力推进民生沟通便利化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城建学院“丝路同声推普助乡”实践团怀揣使命,分别奔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钢
  • 社会实践 2025-07-04
  • 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