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湖,急救技能扎根心田”——豫北医学院赴平原示范区凤湖景区急救宣讲团社会实践纪实在这个烈日炎炎却充满使命感的夏日,豫北医学院精诚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子们,怀揣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组成“守护凤湖,‘救’在身边”急救宣讲团,奔赴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凤湖景区,将专业课堂搬进秀美湖畔,为游客与市民开启了一场关乎生命的沉浸式急救科普之旅。

急救知识,筑牢生命防线
活动伊始,在凤舞广场的急救宣传展台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宣讲员张岩、王文涛、王新哲等同学,利用专业假人模型,清晰演示了心肺复苏术(CPR)的关键步骤——判断意识、呼救、定位按压、有效按压和人工呼吸。针对景区常见风险,高森、王麒兆同学则通过情景模拟,生动教授了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传授了创伤止血包扎的基本技巧。讲解深入浅出,示范精准到位,引得围观群众纷纷点头,跃跃欲试。

康复自测,守护日常健康
作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郭伟利、冯阳阳等同学设立了“健康自查角”。他们耐心指导市民如何通过特定动作和体征,在家初步自测常见的颈肩腰腿问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腱鞘炎等。“您这样转动手腕感觉疼吗?这可能提示腱鞘炎风险...”现场互动热烈,许多市民迫不及待伸出手臂、扭动脖颈进行自测。同学们一对一进行动作指导,纠正误区,并详细科普了这些疾病的预防措施和症状出现后的科学缓解方法,强调日常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技能体验,人人争当“第一响应人”
理论讲解后,互动体验区气氛尤为高涨。在张腾月、陈卓如等同学的悉心指导下,市民们轮番上阵,在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实操练习。“手臂要垂直!”“按压深度5-6厘米!”“别忘记清理口腔!”志愿者们手把手纠正动作,确保技能掌握规范。模拟“海姆立克”施救的环节更是笑声与学习热情交织。王鹤一、刘启航等同学则引导市民体验简单的康复评定动作,并提供个性化建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从白发老者到年轻父母,都沉浸于掌握救命技能的专注中。


实践感悟,医者仁心再出发
夕阳为凤湖镀上金边,满载收获的实践活动落下帷幕。市民王先生感慨:“以前遇到紧急情况只能干着急,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些学生教得真清楚!”李阿姨则表示:“原来我脖子疼是姿势不对引起的,回去就得改!”

面对市民的认可,队员们深感责任重大:“实践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大家对急救知识的渴求。看到游客主动模拟施救,真切体会到所学能直接守护生命,这份医学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团队成员们一致表示,他们将带着在凤湖淬炼的经验与热忱,走进更多社区、公园和学校,持续播撒急救知识的种子,为提升社会整体的应急救护能力、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贡献青春力量,让“人人敢救、人人会救、人人能救”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