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访田头问良策 聚政智拓新局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为深入了解柳江莲藕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寻在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待完善等背景下的突围路径,7月6日至7日,广西师范大学陆通桂味调研队先后走进柳州市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与百朋镇人民政府,在与种植户、政府官员的深度交流中,触摸产业脉动,汇聚发展思路。
  
团队成员与种植户合影留念,潘芝琳摄。
  7月6日下午,调研队来到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热情接待了调研队一行。他介绍,柳江莲藕作为特色水生蔬菜,最大的优势在于双季种植,这在全国较为少见,每年四月底上市,七月底结束,周期约两个月,日均产量能达到五六十万斤。队员们也了解到,种植园的莲藕90%都销往国内,本地、广东及北方很多地方都有覆盖,郑州是北方重要的中转站,日均调货30万斤。但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韦善用坦言:“今年难啊!广东本地种藕的多了,咱往那边的日销量从20万斤往下掉,湖北那边一下子扩种6万亩,上市时间还提前到五月底,跟咱撞车了。”队员们听后纷纷感慨:“优质产品也怕扎堆竞争,产业链要是能延伸一步就好了。”韦善用补充道,“目前的产业链还比较简单,就只是采摘、分级、外销,没有加工环节,全区也没有大型藕粉厂。”韦善用的一席话道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图为团队成员与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负责人韦善用交流访谈,潘芝琳摄。
        7月7日上午,调研队前往百朋镇人民政府,与农业服务中心覃主任、原农技推广站蒙站长(高级农艺师)展开座谈。蒙站长介绍,百朋镇以双季莲藕为主,春秋两季种植,全年种植3.2万亩,“我们镇从1986年就开始种莲藕了,比柳江区其他镇早得多。”他还自豪地说,“这里用泉水、井水灌溉,土壤是微黄色的,又没有工厂污染,种出的莲藕外表白、口感脆、味道清香,在全国都有名气,占柳江区种植面积的60%-70%。”然而,谈及当下的销售和价格,蒙站长面露愁容:“今年价格太低迷了,往年平均3元/斤,今年才1.6元/斤,供大于求,农民刚够回本,老板还要亏人工费。”团队还得知,疫情后广州、东莞等地部分工厂倒闭,导致莲藕销量大减,加上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量也下滑明显,东南亚因消费能力低,出口量也不多,目前主要靠郑州批发市场支撑。覃主任补充道,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品种引进、组织参加北京上海推介会等工作,2015年还增加财政支持搞地理标志宣传,但由于全区财政负担重,暂时还无力出台相关补助措施。蒙站长建议:“今后需要引进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还要强化莲藕深加工产业,完善产业链,尤其是发展藕汁产业。”这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具体方向。
  
  团队成员与原百朋镇农技推广站蒙站长合影留念,潘芝琳摄。
        从田间地头到政府办公地,两天的调研让陆通桂味调研队既看到了柳江莲藕“天生丽质”的底气,也认清了竞争加剧、产业链短、销路承压的困境。这些一手信息不仅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了精准依据,更让“依托新通道、做强深加工、打响好品牌”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为推动柳江莲藕从“地域特产”成长为“富民产业”注入了扎实的调研动能。
 
作者:胡文馨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访田头问良策 聚政智拓新局
  • 访田头问良策 聚政智拓新局
  • 7月6日至7日,广西师范大学陆通桂味调研队先后走访百朋善用莲藕种植园和百朋镇人民政府,旨在探寻柳江莲藕产业在竞争加剧、产业链待完
  • 社会实践 2025-07-16
  • “靠近星星,我们也被照亮”:合工大学子探访智协康教中心的暖心之旅
  • 烽火岁月照初心:姚尚明与"铁脉薪传"共话铁道兵精神
  • 山东大学南丁格尔笃学尚行社会实践队 于新乡市红旗区托老院开展孝道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