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内涵,传承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2025年7月2日走进河南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追寻红迹,筑梦中原”为主题的文化与红色精神溯源之旅。
文化浸润:文物中的历史密码在文化探寻的征程中,实践团队踏入静谧而深邃的文物展厅。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使者,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厚重记忆。在志愿者专业且饱含深情的引导讲解下,队员们的目光聚焦于 “青花云龙纹瓷碗” 等珍贵藏品。那苍劲笔触勾勒出的中华龙图腾,似携千钧之力,磅礴气势扑面而来,精妙做工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队员们沉浸于瓷韵的流转间,真切触摸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在技艺传承与文化创造中不息的脉动,而这,也为探寻红色精神埋下伏笔,指引着大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溯源。

图为志愿者在为队员们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俊豪 摄
精神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回响视角一转,团队移步至“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展馆,随着视线的推移,队员们的脚步停留在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大事记”展板前。展板上通过详细的文字和图片,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一呈现。队员们在此认真的观看,用心去感受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英勇斗争。每一个事件、每一次战斗,都如同沉重的鼓点,敲击着队员们的心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图为队员们在观看中国工农红军相关事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浩喆 摄
不远处的“强渡汝河战役”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在观看和讨论下,结合展厅搭建的模拟场景,队员们直观的体会到战场上肃杀紧张的氛围,感受到了到强渡汝河战役的艰难险阻以及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红军面前,汝河奔腾不息,却阻挡不了红军前进的步伐。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成功强渡汝河,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事件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内涵,那就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图为队员们在观看“强渡汝河战役”展厅搭建的模拟场景
最后,队员们来到了“红旗渠”的展示区域。红旗渠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当队员们近距离观看相关展示,深入了解其建设过程时,依然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艰苦的条件下,林县人民凭借双手,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不仅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为队员们在对游客们进行红色精神的调研
青春宣言:文化传承的接力者实践之旅的尾声,团队成员在文化陈列馆前合影留念,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追寻红迹,筑梦中原”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和红色精神的教育。他们在河南省博物馆中,通过对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历史的观看和讨论,追溯文化根源,感悟红色精神。实践团队将以“豫见文脉,红韵传承”为旗帜,书写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队集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