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建工师生赴北京盈建科公司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调研学习——牢记使命担当,体悟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7月1日正值建党节,学院赴北京实践团在学院团委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走进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伟大奋斗史,在历史进程中体会奋进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于党的百年诞辰竣工落成,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主线,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历史脉络,生动展示了党的使命抱负、真切反映了党的时代风采,为一座重温红色历史、接受教育洗礼、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殿堂。
展览馆内,2500余幅图片和4500多件文物实物展现了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为民造福的光辉历程。在这里,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从艰难困苦中崛起,走到今天的伟大成就。这次参观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展览馆中的“飞越中国”项目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仿佛亲身处于革命圣地,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飞临中国车、中国桥、中国港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大国工程的背后不仅仅是技术的力量,更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支持。在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将红色基因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通过了解革命先辈在艰难条件下完成重大工程的坚韧精神,同学们感悟到自己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必须更加具备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创新突破的勇气。
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学习党史,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工程实践中的使命与责任。在新时代的城乡建设“新长征路”上,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确保工程质量,推进技术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深化校企联动,感悟创新精神
当天,实践团在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学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潘文豪老师和学院团委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实践,在对话行业前辈中体悟勇立时代潮头的先锋精神。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建筑、市政、电力、地铁、工业厂房、桥梁等各类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以及碳排放、绿色节能、国际化软件版本、AI智能应用等领域,为建筑、桥梁、市政等基础设施行业提供BIM标准化产品及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
盈建科副总经理王贤磊、人力资源部总监刘丽娟、高校事业部总监薛晓亮、高校事业部朱寅虎与实践团师生就盈建科公司整体情况、“就业育人”“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方式等展开分享和讨论。通过交流,实践团队员们详细了解了盈建科的业务板块,从建筑结构分析到建筑节能绿色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系列软件产品令实践团队员既感到了专业知识、专业名词带来的熟悉感,又有软件开发、智能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元素。
此外,实践团队员们也了解到建筑领域的软件开发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要求,既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大数据计算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也需要具备力学分析、建筑设计等基础知识作为理论支撑。王贤磊副总表示,未来的行业发展会不断地与新领域深入融合,这需要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时刻关注行业内外的科技前沿发展动向,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最后,王贤磊副总结合自己在清华本博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也要锻炼语言能力,推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走出国门。
从艰难时期的拼搏奋斗到新时期的蓬勃发展,不论港珠澳大桥的“钢铁长虹”跨伶仃洋,还是雄安新区的“未来之城”拔地而起,又或者是自主创新打破专业软件的外国垄断,这一个个案例无不诠释着深入探索的“工匠精神”和勇于打造中国方案的“先锋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团成员们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以青春热血和专业知识,矢志服务于工程强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文|张程 任逍遥
图|苏柏源 王凯雯
指导老师|郭鹏越 高依敬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