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法韵,水润无锡”:大运河无锡段暑期实践探寻文化魅力
2025年7至8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运河法韵,水润无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无锡市,于清名桥历史街区、惠山古镇、黄埠墩、南禅寺等地开展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大运河无锡段的文化内涵,探寻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无锡模式。
无锡,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依托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等大运河核心遗产点,构建了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通过古建修缮、河道治理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实现对历史遗存的科学保护;借助非遗展示、民俗活动和研学教育,推动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采取文旅深度融合举措,促进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基于这一模式,实践团队对无锡段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

图为队员向小学员们讲解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图为小学员们积极参与大运河相关法律知识问答
南禅寺内,香火缭绕,运河的文化气息与佛教文化在此交融。团队成员在这里发放调查问卷,线上收集了15份,线下收集了5份纸质问卷,了解民众对运河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保护建议。问卷内容涵盖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等方面,为后续深入研究运河文化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图为在南禅寺实地调研
此外,实践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互动活动,以提高公众参与运河文化保护的积极性。“运河垃圾清理大作战”让大家意识到保护运河环境的重要性;“大运河无锡段拼图挑战”考验着参与者对运河景点的熟悉程度,也加深了他们对运河风貌的印象;“普法小剧场——对错大判断”则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与《无锡市大运河梁溪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了法律在运河文化及非遗保护中的规范作用。

图为小学员们积极参与大运河垃圾分类大挑战并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图为小学员们和老师合力完成大运河无锡段美景拼图
此次“运河法韵,水润无锡”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了大运河无锡段的文化传承现状,展现了无锡在运河文化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特色模式。实践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运河土地,用镜头捕捉运河之美,用行动传递运河文化保护理念。他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这条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水润无锡,福泽后人。

图为小学员们和惠山泥人的合影留念

图为小学员们和他们完成的大运河无锡段美景拼图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