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追寻革命足迹,激荡信仰力量——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井冈山红色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为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革命先辈奋斗历程,7月29日,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探访了小井村红军医院以及大井毛泽东旧居,通过实地探访与聆听讲解,深入了解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历史细节。

红军医院——革命守护的堡垒

  7月29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小井村红军医院(中国红军第四军人民医院)开展实践活动,踏入承载厚重历史的医院旧址,讲解员详细讲述红军战士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境:“当时打仗苦、生活苦、伤病苦,但医务人员用竹镊子、菜刀坚持手术。”现场响起《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仿佛再现了当年军民共克时艰的场景。队员们在镌刻"三个务必"的展板前展开讨论,深刻体会革命前辈在艰苦环境中保持的奋斗精神。

  (图为红军医院手术室旧址。山东理工大学摄)

大井村——革命火种的延续

  接着,实践团来到大井村毛泽东旧居。“1929年树干被烧得焦黑,1949年突然抽出新芽,1978年又重新茂盛起来。”讲解员讲述的关于旧居两侧大树的故事让队员们驻足良久。读书石旁,毛泽东雕像屹立,据悉,毛主席常在白屋前的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读书石也启发着后人:既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懂社会这本无字书。

  (图为实践团在毛泽东雕像前合照。山东理工大学摄)

黄屋内外——英雄事迹浸润人心

  随后,实践团走进朱德、陈毅曾居住的黄屋。“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日从西边起!”。讲解员复述伍若兰烈士的绝笔时,现场一片寂静。1929年1月,这位怀有身孕的革命志士被俘后坚贞不屈,最终1929年2月英勇就义。讲解员提到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时,从兰花坪带回一株兰花的故事,让成员们更理解了“井冈兰”所承载的精神象征。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讲解朱毛红军事迹。山东理工大学摄)

草鞋编造——红色匠心的传承课堂
 

  7月29日下午,实践团走进井冈山红色民俗馆,跟随专业的两位老师傅学习编草鞋。伴随着“穿上草鞋走路沛,险山河水当平道”激昂旋律,老师傅捧着棕绳、稻草演示技法。 队员们试着搓绳、编底,却因绳结松散频频返工,老师俯身指导:“编草鞋要把经纬拧实,就像革命信念不能松。” 现场传来窸窣的草绳摩擦声,大家攥着粗糙的草鞋半成品,深刻领悟到红军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精神,让红色技艺在指尖复活。

  (图为实践团成员编制草鞋成果展示。山东理工大学摄)

  此次参观,让实践团近距离触碰革命过往,深刻领会了革命背后的艰辛与先辈们的精神力量。实践团将持续挖掘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让更多人铭记峥嵘岁月,延续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作者:唐瑞阳、高爽    来源:“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追寻革命足迹,激荡信仰力量——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井冈山红色实践纪
  • 聆听历史回响,赓续信仰伟力——山东理工大学“青衿筑梦·红韵燎原”实践团参与红色教育系列
  • 山东大学“恩润童心”支教队恩施开营 乡土课堂点燃求知星火
  • 暑期社会实践 | 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学院“银龄守护者”小分队:银龄触网,智慧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