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力绿色发展,7月21日,长安大学赴河北唐山“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南湖公园,聚焦“生态修复成效与低碳生活推广”主题,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南湖生态公园,实践队员们运用多种调研方法:精心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系统收集游客对南湖公园生态变迁的感知以及对日常低碳行为的认知水平;积极开展现场采访,与不同年龄、身份的游客进行深度交流,倾听他们的亲身体验与见解;同时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参与公园环境保护,在服务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队员们不仅清晰梳理了南湖公园在生态修复与低碳理念推广方面的具体举措与宝贵经验,更有效传递了“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家园”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调查问卷(陈科言摄)
调研过程中,一个来自受访者的深刻观察引起了队员们的特别关注。多位受访者结合切身感受指出,唐山市近年来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通过关停部分私营钢厂等有力措施,区域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PM2.5浓度显著下降。他们普遍认为,唐山的发展路径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科学发展理念。尤为重要的是,受访者强调,推动个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强有力的国家政策引导与完善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这一来自基层的反馈,为实践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推广低碳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现实依据。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调查问卷(林伟航摄)
此次唐山南湖之行,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不仅获取了关于公园生态修复与公众低碳认知的一手数据,更深刻理解了经济发展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重要性,以及政策引导在推动全民绿色行动中的关键作用。队员们将认真整理分析调研成果,形成有价值的报告,力争为地方生态保护、低碳城市发展贡献长大学子的智慧与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杜昕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