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广东财经大学捷胜远航实践团:深耕捷胜人文,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捷胜远航实践团
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助力汕尾捷胜镇乡村振兴,广东财经大学捷胜远航实践团深入捷胜镇,开展实地调研与文创赋能实践。希望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广特色美食、设计文创产品、产业发展路径及新媒体宣传,将当地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古韵遗风
解码捷胜时光里的文脉
捷胜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古村落建筑风貌古朴,街巷、寺庙、宗祠等人文地标承载岁月痕迹,非遗泥塑“土叽咕”更添独特魅力,郊外日出、沙角尾日落等自然风光更添灵韵,构筑起多元文化生态。基于在地文化特色,团队成员将古韵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开发带有捷胜标识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以“文旅+文创”赋能乡村振兴,实现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与可持续发展。
图为捷胜凝波寺建筑特色

图为捷胜泥塑蜘蛛侠“土叽咕”


味蕾记忆
品味捷胜舌尖上的故事
捷胜镇不仅拥有迷人的景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烟火氤氲中孕育出承载着渔家文化的独特美食。实践团成员深入街巷烟火,探寻舌尖上的捷胜密码。纸牌糕的软糯香甜,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甜蜜回忆;粿卷的层次丰富,彰显渔家就地取材的生态智慧;绿豆糕的细腻口感,留存着古早味的时光沉淀。纸牌糕、粿卷、绿豆糕、什锦糕、碗仔糕等特色美食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承载着非遗文化的基因——从原料选取到制作技艺,均蕴含着世代相传的匠心。团队以镜头捕捉制作细节,借新媒体分享美食的制作工艺和文化故事,让美食化身文化窗口,唤醒味蕾记忆、展现小镇魅力。


图为捷胜美食卷粿


图为捷胜美食纸牌糕


图为捷胜美食碗仔糕


图为捷胜美食什锦糕


图为捷胜美食绿豆糕

文创赋能
校政企协同焕活乡村
实践团联合艺术与设计学院导师与捷胜镇政府,以校政企协同为抓手,围绕海胆IP推进文创开发,推动文旅融合。聚焦海胆产业,设计文创产品,联动海胆产业与非遗文化、特色美食元素,建议文创产品参考冰箱贴等热门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文创产品,传承非遗并结合现代审美,吸引年轻群体。团队已完成文创概念设计,计划与手工艺人合作落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激活非遗商业价值,赋能乡村产业升级,以“青年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绘就文旅文创融合新图景。


图为捷胜非遗传承人周贵彤老师正在完善泥塑

产业调研
探寻捷胜发展新路径
1.产业联动:将海胆产业与文创、非遗深度结合,形成“海胆+非遗+美食”的产业矩阵;
2. 文旅开发:记录古村落风貌、自然风光及美食文化,通过新媒体宣传,吸引游客前往体验;
3. 体验优化:设计导览图、优化AR小程序,提升游客互动体验,助力打造文旅示范镇。调研显示,捷胜在海胆产业、非遗传承、自然风光开发上潜力显著。团队以“产业先行+文旅宣传”为路径,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探索“产业+文旅+非遗”的乡村振兴模式,实现“产业带动经济,文化凝聚人心”,为捷胜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导师与捷胜镇政府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宣传聚力
新媒体矩阵扩捷胜声量力
为了扩大实践团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捷胜的发展,实践团成员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开设了公众号和短视频账号,在b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实践体验、文化推介、旅游攻略等内容,并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从2024年开始多账号平台累计已取得五十多万以上的播放量,两千以上的点赞与收藏,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捷胜镇政府工作人员合照

广东财经大学捷胜远航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将继续深耕捷胜,以文创赋能乡村振兴,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特色产业“火”起来,为捷胜发展注入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寄语:在实践中去分享,让更多的网友能够看到捷胜,在实践中去学习,把文化特色融入文创中去。目前我们团队还在继续更新和不断推出文创设计,发挥每个队员的专业优势,共同助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责编:周云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