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东大学“碧海丹心”实践队踏上了刘公岛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刘公岛的红色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这座面积仅3.15平方公里的小岛,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北洋海军的成军地和覆没地,见证了甲午海战的悲壮与惨烈,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艰难历程。1888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正式成军,然而,仅仅六年后,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刘公岛也陷入敌手。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成为了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如今,刘公岛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岛上保存着众多甲午战争时期的历史遗迹,如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这些遗迹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血泪的历史。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碧海丹心”实践队得到了山东大学的大力支持。山东大学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红色文化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探寻历史的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碧海丹心”实践队由来自软件学院的优秀学生组成,实践队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红色文化的热爱,踏上了这片土地。选择刘公岛作为调研对象,是因为这里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代表性,实践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刘公岛的红色文化。实践队对岛上的历史遗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解读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实践队成员们还积极与当地的文化工作者、历史研究者以及景区工作人员交流讨论。在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讲解员的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们深受启发。刘公岛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下去,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用创新的方式将其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
此次调研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刘公岛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对刘公岛红色文化的调研和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在当今时代,红色文化对于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对于“碧海丹心”实践队的成员们来说,这次调研活动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与教育之旅。在调研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责任的重大。
未来,“碧海丹心”实践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刘公岛的红色文化,进一步完善调研成果。实践队将通过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向更多的人传播刘公岛的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