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与食源性疾病高发期,掌握急救与食品安全知识至关重要。自2025年6月28日起,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假社会实践队走进十堰市茅箭区源园社区,为2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暑期安全知识小课堂”。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教学,不仅传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技能,还系统讲解了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为孩子们织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图为实践队员詹智雯为儿童讲解食品安全知识
“小伙伴被糖果卡住喉咙怎么办?”活动现场,实践队员詹智雯以贴近生活的问题开场,结合自身演示,用通俗语言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的危险性。为了加深理解,队员们精心设计了情景模拟环节:先演示错误的自救方法(如拍背),再清晰展示正确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骤。
图为实践队员为儿童讲解示范海姆利克急救法
“双手放在肚脐上方,快速向上冲击!”在队员的专业指导下,孩子们两两分组,互相练习动作要领。12岁的乐乐兴奋地表示:“我学会了‘剪刀石头布’口诀(定位手势),回家一定要教给爸爸妈妈!”
图为实践队员为儿童示范海姆利克急救法
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实践队设计了层次分明的教学内容。面向低年级学生:采用“一对二”专门教学、奖励小零食等方式激发兴趣,确保基础急救动作掌握。同时,巧妙结合零食奖励环节和日常场景,重点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教会识别“三无”食品和简单判断食物变质(如变色、异味)的方法,并传授安全储存零食的小贴士。面向高年级学生:增加了心肺复苏(CPR)基本原理的讲解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常识。在食品安全方面则深化内容:讲解如何解读食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如生熟分开、彻底加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图为实践队员詹智雯为儿童讲解防止食物中毒的知识
活动受到社区和家长的高度评价。源园社区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暑期儿童安全风险点多面广,这类寓教于乐、专业实用的急救和食品安全综合课程正是社区所需,非常及时!”学生家长李先生则在社区微信群中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检查了家庭药箱的保质期,还翻看零食包装、提醒我们注意卫生,说‘三无’产品不能买!这种能让孩子主动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实实在在!”
图为实践队员与儿童合影留念
本次社会实践队已联合社区服务中心成功开展了5场公益安全培训,累计惠及30余名儿童。团队成员张宇恒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向更多家庭和社区传播急救与食品安全核心知识,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儿童安全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年轻的志愿者们用热情与专业,在这个夏天为孩子们心中深深播下了安全的种子。当急救技能与食品安全知识从生动的课堂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更多的“安全小卫士”必将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