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绷带要像这样绕圈圈,才能保护好受伤的手臂哦!"2025年7月1日,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十堰市茅箭区源园社区,为20余名儿童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绷带包扎急救科普活动。这场以"小手包大爱"为主题的实践课,用专业与童趣交织的方式,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图为实践队员胡俊炎为儿童介绍绷带
情景再现:急救知识生动启蒙
活动伊始,实践队通过自制的动画短片,将儿童日常可能遇到的擦伤、扭伤等场景生动呈现。当看到动画中"小伤员"因正确包扎转危为安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发出惊叹。"原来绷带不是随便缠的!"短片结束后,讲解员用"绷带是伤口的保护衣"这样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急救包扎的重要性。
在人体模型演示环节,队员胡俊炎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儿童语言:"螺旋包扎就像给手臂穿条纹衣服,每一圈都要稍微重叠,这样才暖和又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胡俊炎为儿童演示螺旋包扎法
实操演练:手把手传递安全技能
"现在轮到你们当小医生啦!"随着队员的引导,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展开实践。面对孩子们略显笨拙的动作,队员们蹲下身来,用"三指法则"(包扎后能插入三根手指为宜)帮助掌握松紧度,通过"蝴蝶结口诀"(打结要像蝴蝶翅膀一样平整)纠正结扣技巧。
图为实践队员余元元一对一指导儿童练习手部8字包扎法
游戏巩固: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急救小卫士"竞赛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有的扮演"伤员"躺在垫子上,有的化身"小医生"进行包扎。在"限时救援"环节,队员们故意设置"绷带不够长""结扣打不紧"等突发状况,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
实践队员指导儿童两人一组练习绷带包扎
游戏结束后,实践队为每个孩子颁发"安全小卫士"证书。社区负责人感慨道:"这种在玩中学、学中用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有效十倍!"一位家长现场拍摄视频发朋友圈:"孩子回家就要教我包扎,这才是真正的暑假作业!"
实践育人:双向成长显担当
"当看到孩子们从犹豫到自信地完成包扎,我们深刻体会到专业价值转化的力量。"队长郑思远在活动总结时表示。对实践队成员而言,将医学知识转化为儿童能理解的语言,本身就是一次专业能力的升华。
图为实践队员与儿童合影留念
这场持续3小时的科普活动,不仅让85%的参与者掌握了基础包扎技能,更在20余个家庭中播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正如实践队员余元元所述:"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绷带缠绕的技巧,更是守护生命的责任与勇气。"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将继续用专业与爱心,为更多社区儿童撑起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