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要求,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2025年8月27日至2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展了一系列侗族文化宣传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播侗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在商业场所、街头社区等多个场景开展文化宣传,增强公众对侗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8月27日,志愿队首先在宝应县吾悦广场vivo线下门店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借助门店平板设备展示侗族特色图案,包括侗族刺绣纹样、鼓楼建筑轮廓等文化符号,向顾客详细讲解图案背后的文化寓意。例如,侗族刺绣中的花鸟图案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几何图形则代表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此外,志愿者还通过文字资料补充介绍了侗族的传统节日,如萨玛节的祭祀流程、合拢宴的热闹场景,以及侗族大歌的多声部合唱特色,引导顾客从多角度深入了解侗族文化。

次日,志愿队将活动范围扩展至街头社区。在新城街水果店旁,志愿者们向过往行人发放文化宣传资料,详细介绍侗族大歌的独特唱腔和风雨桥建筑的精巧构造。同时,志愿队还深入居民家中,通过平板设备展示侗族服饰的精美纹样和民俗活动场景,与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文化交流。这种入户宣传的方式使居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志愿队遇到了一些挑战。商业场所人流量大,单次讲解覆盖人数有限;街头宣传受到环境噪音和行人匆忙的影响;入户宣传则面临覆盖范围有限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志愿队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制作侗族文化宣传卡片,提供线上文化交流渠道;准备简洁明了的文化小贴士,方便路人快速获取核心信息;与社区合作,计划开展小型文化分享会,扩大宣传影响力。
本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位市民表示,此前对侗族文化了解甚少,通过此次活动对侗族刺绣、大歌等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一位旅行爱好者在听取讲解后,表示将专程前往侗族村寨进行深度文化体验。志愿队也通过此次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了文化宣传和组织协调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对侗族文化的认知,也为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案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宣传渠道,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同时,志愿队将继续努力,尽最大可能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助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