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合工大支教阜南 “红韵润童心,巧思护成长” 暖心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郑佳琪
  2025年7月9日,盛夏晴光洒满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老观乡淮安社区党群工作中心的院落。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阡陌拓新志,杏坛育锦程”暑期实践团队的学子们,携学识与热忱而来,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启一场浸润关爱与成长的支教之旅,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耐心辅导,夯实知识根基
  
  晨曦初露,队员们已整装待发,几句亲和的自我介绍迅速消弭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作业辅导环节中,面对数学运算的困惑、语文阅读的难点,队员们俯身细听,循循善诱。
  
  为让抽象知识变得鲜活,他们将数学应用题融入田间劳作场景,把古诗词解析与乡野风光相联。计算作物产量时,便以村口稻田为例;解读“绿树村边合”时,引孩子们望向窗外的浓荫。一上午的时光里,孩子们紧锁的眉头渐次舒展,求知的目光愈发清亮,知识的根基在细致辅导中悄然筑牢。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为同学们讲解习题殷坤供图
  
  趣味实验,解锁化学奇妙
  
  课业辅导后,手工肥皂制作活动登场,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备好的模具与原料整齐排列,大象、熊猫等造型格外可爱。在队员指引下,孩子们专注地称量、搅拌,凝视着原料的每一次变化。
  
  当造型肥皂成功脱模,活动室里爆发出雀跃的欢呼。亲手实践让孩子们触摸到化学的奇妙,带着清香的成品在掌心散发着成就感,探索科学的种子悄然埋下。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教孩子们制作手工肥皂王皓增供图
  
  红色教育,传承精神火种
  
  午后,张秦源带来生动的红色课程。他讲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革命先辈面对敌人的无畏,引领孩子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孩子们听得专注,眼神中满是崇敬。“为什么他们要吃这么多苦?”一个孩子轻声问。“因为他们想让我们安稳读书呀。”温柔的回答让红色基因如种子般播撒,爱国的火种在童心中传递。
  
  图为社会实践队张秦源为孩子们讲解红色文化课程王皓增供图
  
  安全教育,筑牢成长防线
  
  郑佳琪的安全教育课堂同样精彩。她以真实案例剖析校园霸凌的形态与危害——厕所里的推搡、作业本上的涂鸦、群聊中的嘲讽,都被一一拆解。“要勇敢说‘不’,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她教孩子们记求助电话,演示应对方法,强调“不做施暴者,要做同行人”。这些知识如隐形铠甲,为孩子们筑牢成长防线。
  
  趣味互动,拉近心的距离
  
  日头渐斜,趣味游戏拉开帷幕。接力跑中,孩子们全力奔跑、相互鼓劲;协作游戏里,大家默契配合、共克难关。
  
  欢笑声在活动中心回荡,游戏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与体能,更让队员与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留下诸多温暖瞬间。
  
  倾听心声,给予温暖陪伴
  
  匿名写信环节格外动人。孩子们提笔写下烦恼与憧憬:“想爸妈回家”“想当科学家”……队员们逐信细读,以温暖文字回应:为思念父母的孩子画笑脸,告诉被嘲笑的孩子“善良比外表更重要”。
  
  队员们认真阅读每一封信件,并以温暖的文字给予回应与建议。这种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份暖心的陪伴。
  
  图为孩子们开心展示匿名信件殷坤供图
  
  此次支教活动,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阡陌拓新志,杏坛育锦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助力孩子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勇敢追逐梦想。
  
  通讯员 郑佳琪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