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欣欣)2025年7月1日,一支由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组成的“音正行远 —— 同音共行推普实践队”,怀揣着 播种语言火种的热忱,踏上了前往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镇肖老庄村小学的温暖旅程。在三下乡活动中,用趣味课堂点燃孩子们对普通话的热爱,为当地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趣味科学实践,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同时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应用。
实践队以科学生物为主题,组织学生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和向日葵切片。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显微镜,还运用标准普通话详细讲解了生物细胞的结构,包括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功能与特点。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让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各种细胞器的照片 马志兰摄

图为学生们通过光学显微镜观看洋葱细胞切片的照片 马志兰摄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实践队准备了棒棒糖作为小奖品,奖励给积极参与、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活动结束时,队员们还为优秀学生颁发了奖状,以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奖状上的寄语均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书写,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普通话的认知。
图为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后获得奖品脸上露出来骄傲的神情 马志兰摄

图为在科学生物实践活动中获奖的同学合照 马志兰摄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领略了生物科学的魅力,还在交流互动中提升了普通话的听说能力。实践队表示,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助力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推广,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悉,“音正行远 —— 同音共行推普实践队” 将继续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推动普通话普及与知识传播,助力乡村文化教育发展。